分析 (1)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病原体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通过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是异物起作用.
解答 解:(1)疟原虫和草履虫一样,都是单细胞动物,在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有成形的细胞核,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起到保护、支持和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的作用,足和触角也分节,在节肢动物中,只有昆虫才有翅会飞,而其它的则没有翅膀,如蜘蛛等.疟疾传染源的是疟疾患者.
(2)在资料二中,如果“重组疟疾疫苗”获得成功后,健康人群注射该疫苗,会刺激身体内的免疫细胞等,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从而预防这种疾病.在治疗疟疾过程中,疟原虫逐渐出现抗药性,从进化角度分析,疟原虫出现抗药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1)有成形的细胞核;身体分部,有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疟疾患者;
(2)抗体;自然选择.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传染病的预防以及免疫的类型等.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体形呈梭形,能减少阻力 | B. | 体色呈背面深灰色、腹面白色 | ||
C. | 能用鳃在水中呼吸 | D. | 体温能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体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 |
B. | 在E、A、B、F内流动的血液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 |
C. | 体循环可表示为:B→F→组织处毛细血管网→H→C | |
D. | 肺循环可表示为:C→D→G→肺部毛细血管网→E→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蒸腾作用只在白天进行 | |
B. | 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 |
C. | 阴雨天移栽植物,可以提高成活率 | |
D. | 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