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
A.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B.分解淀粉
C.溶解淀粉D.将淀粉煮熟

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解答 解: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避免收到叶绿素的颜色干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我校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时:
(1)该探究实验要做出的假设是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有(或没有)影响.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黄粉虫幼虫提供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3)假如光亮处没有黄粉虫或者是黄粉虫数量很少,则得出的结论是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有影响.
(4)如果“探究湿度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水分(湿度),需要给黄粉虫幼虫提供湿润和干燥两种环境,其它条件则完全相同.
(5)在进行数字统计后,要求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试验误差;选取黄粉虫时需要选几十条而不选用几条,原因是避免试验的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不需要(  )
A.适宜的温度B.水分C.阳光D.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为桃花及其所结果实的解剖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B.4中的精子到达胚珠完成受精作用
C.7是由[5]发育而来的D.8的数量取决于2的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施肥主要就是给植物生长提供(  )
A.B.有机物C.无机盐D.前三者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女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因为(  )
A.它们能产生生殖细胞B.它们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
C.它们能分泌性激素D.它们能分泌生长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人体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  )
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和探究的问题
(1)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青霉结构,请据图回答:
①通过实验可以看到,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可见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
②仔细观察青霉的细胞结构,发现与动植物细胞一样,青霉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因此,青霉和动植物都属于真核生物.
③组成青霉的菌丝有两种:在营养物质的表面直立向上生长的叫[2]直立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的叫[3]营养菌丝,它能从营养物质内部吸收有机物,供青霉利用.
④在菌丝[2]的顶端有呈扫帚状的结构,由成串的[1]孢子构成,呈青绿色,用来繁殖后代.
(2)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教材上有以下提示:
A.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没有甜味,分解后形成的麦芽糖有甜味.
B.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C.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混合都足在口腔中进行,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
请根据所学知识及以上提示回答:
①在口腔中较长时间的咀嚼馒头能感觉到甜味,说明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②最适合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温度为37℃
③馒头的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是(是或否)
④有同学说:“淀粉在口腔内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并被口腔吸收.“这句话中的两个明显错误是淀粉在口腔内不会变成葡萄糖,口腔不能吸收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是人上肢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是肱三头肌.
(2)该图表示人体屈肘动作,①处于收缩状态,屈肘时,骨骼肌接受了神经传来的兴奋而收缩,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
(3)可见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