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小组在做实验时,有以下镜头可供选择.欲使观察到的物像最大,应该选用的一组镜头是(  )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专题:
分析: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物镜有螺丝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因此目镜无螺纹.所以图中的①②是物镜,③④是目镜,据此解答.
解答:解:显微镜的成像的特点是呈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体积越小.由于物镜的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小.所以应选择②.目镜的镜头越长,放大倍数反而越小,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大.应选择③,即欲使观察到的物像最大,应该选用的一组镜头是②③组合.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可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简图,若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则(  )
A、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Ⅰ是光合作用
B、Ⅱ是光合作用,乙是二氧化碳和水,Ⅰ是呼吸作用
C、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Ⅰ是呼吸作用
D、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Ⅰ是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
 
.遗传病是由于
 
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2)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
 
按照一定次序的组合.图中E所的系统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物质.
(3)A细胞通过
 
形成B.在此过程中,
 
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4)图中B通过
 
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四种细胞比较图,据图分析回答.

(1)丁图代表的是
 
细胞的结构,它与甲、乙和丙三种细胞结构的区别是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甲种细胞的[
 
]
 

(3)甲不同于其他三种细胞的主要原因是甲细胞中有[
 
]
 
,能进行
 
合成有机物.
(4)与甲、乙、丙和丁相比,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一个玻片上写下“p d”放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看到的图象是(  )
A、p d
B、d  p
C、q b
D、b 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图中A~F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生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生态系统中的A是
 
(填:“生产者”或“消费者”).
(2)请补充完整图中任意一条食物链:A→
 
→F.(用图中字母表示)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含能量最少的生物种类是F,含能量最多的生物种类是(用图中字母表示)
 

(4)如果为了消灭B而在A上喷洒农药,则最后在
 
(用图中字母表示)生物的体内农药含量最高.
(5)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A通过
 
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同学们熟悉的狗等哺乳动物的体表一般都具有发达的体毛,其主要是(  )
A、防御B、保护C、保温D、伪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阅读下面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曾几何时,每到夏夜,原野中,都会出现打着“灯笼”的小精灵--萤火虫.现如今,城里几乎难觅萤火虫的踪影,既时在农村,也很难看到流萤飞舞的壮观景象.其实,萤火虫看起来不起眼,但它们对生活环境可很挑剔.萤火虫只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自然环境.
资料二:《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家贸易公约》规定禁止象牙交易,但调查表明,因每年全球的象牙需求,仍导致约4000头大象被非法捕杀.
资料三:某些外来的有害物种,正在悄悄地入侵我国城乡.其中,有原产亚马孙河流域的“食人鲳”、以及“清道夫”鱼、福寿螺、超级杂草大米草、豚草、北美鬼针草等,严重威胁我国的生态安全.
(1)分析资料一:萤火虫与蝴蝶、蟋蟀同属于节肢动物中的哪类单位?
 

(2)分析资料二:大象是
 
动物,生殖发育的特点是
 
,它属于
 
(恒温/变温)动物.
(3)通过阅读资料三,你对引人外来物种持何种态度?(答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各项内容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一项是(  )
A、人的直发和卷发
B、西红柿的红果和黄果
C、眼球的黑色和褐色
D、人的染发和烫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