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在①、②过程中与③过程本质相同的是②.
(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碳元素通过[②]呼吸作用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
(3)写出图中的食物链:乙→丙→丁,此食物链中含某些重金属浓度最高的生物是丁.
(4)此图中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最主要的成分是乙.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最有效措施是植树造林.

分析 ①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书写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以最高级消费者为终止.
②光合作用的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③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 解:(1)由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可知,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①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②的过程.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因此,③所示动物的呼吸作用,②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
(2)植物利用二氧化碳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二氧化碳进入有机(生物)环境,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碳元素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因此碳在生物体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 的形式进行循环.通过②呼吸作用进入无机环境.
(3)根据食物链的书写原则,该图中的食物链是:乙→丙→丁.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毒物质(某些重金属等)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所以含某些重金属浓度最高的生物是丁.
(4)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最有效措施是大面积植树造林.
故答案为:(1)②
(2)二氧化碳;呼吸
(3)乙→丙→丁;丁
(4)乙(绿色植物);植树造林

点评 熟练掌握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流动及植物光合作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下列是某生态系统的生物,请根据图回答:
(1)写出所有食物链,该食物网中共有5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草→鼠→蛇→鹰.
(2)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生产者,兔、狐等属于消费者,还有肉眼看不到的细菌、真菌等属于分解者.
(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是草,体内毒素最多的生物是鹰.狐和兔是捕食 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根据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回答:([]填代号,横线填文字)

图A为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
图B为为某同学在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主要步骤包括:①准备;②制片;③染色.
在制片过程中,撕取内表皮时,可能有汁液溅出,这是细胞质里的液泡内的细胞液流出.接着,要小心地使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在撕下的内表皮上,这样才能避免产生气泡而影响细胞的观察.
(2)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8×和40×两种,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应选择的目镜是10×,物镜是40×.
(3)在图B中,
要使图象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要使图象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3]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要使图象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10]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观察过程中若光线变暗,可调整图A中的[8]反光镜.
(4)在视野②中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表皮有部分重叠的因为是:没有将材料展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表示细胞的一些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
(1)①过程为细胞分裂,②过程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
(2)A、B.C.三种细胞中A(填A或B或C.)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3)能观察到染色体变化的过程为①(填①或②),怎样才能观察到染色体?将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小张得了肠炎,医生将药物与生理盐水从他的前臂静脉输入,当药物作用于小肠时,经过的途径依次是(  )
①肺动脉 ②肺静脉 ③上腔静脉 ④心脏 ⑤小肠毛细血管 ⑥肺部毛细血管 ⑦主动脉.
A.③→④→①→⑥→②→④→⑦→⑤B.③→④→②→⑥→①→④→⑦→⑤C.③→④→⑦→⑥→②→④→①→⑤D.③→④→①→②→⑥→④→⑦→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为人体循环、呼吸、消化、排泄等系统结构和功能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与心脏相连的血管1、2、7、8中,流动脉血的是1、2(填序号);
(2)血液由10→8→9→1流动过程表示的肺循环途径,血液流经9后血液成分变化是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饭后一小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多,这是因为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为调节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水平,此时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
(4)在[9]肺部位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扩散要通过的结构有肺泡壁、毛细血管壁.
(5)临床上常给肺炎病人点滴青霉素,青霉素随着血液的流动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植物主要依靠根吸收水分,主要依靠导管运输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完成一个举手动作,至少需要(  )肌肉参与.
A.二块B.多块C.三块D.一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