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视野亮度和细胞数目的变化(  )
A.变亮 增多B.变暗 减少C.变亮 减少D.变暗 增多

分析 (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解答 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因此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视野亮度和细胞数目的变化变暗、减少.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等五校九年级联合诊断(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生物进化的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扇贝又名海扇,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它的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石灰质的贝壳.它的闭壳肌干制后即是“干贝”,被列入八珍之一.下列与扇贝不属于同一类型动物的是(  )
A.乌贼B.石鳖C.蜗牛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显微镜观察洋葱叶内表皮,下列物镜与目镜的组合,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15×,40×B.5×,10×C.15×,10×D.10×,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哪种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物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
C.增加物种数目D.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乌贼的运动方式是(  )
A.游泳B.爬行C.行走D.跳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构成关节的三个部分(  )
A.关节面B.骨髓C.关节腔D.关节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使土壤疏松,其排出物能增加土壤的肥力,下列四个选项中对其正确的描述是(  )
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依赖环境D.生物适应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在古埃及石刻上已有所记载.冬小麦作为北方人餐桌上的主食,深受人们喜爱.让我们跟随东营市农科院的技术人员,体验一下冬小麦的种植过程.
(1)“白露至霜降’是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时节,“霜降”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可见,适宜的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2)农业生产上,播种时通常选用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因为小麦种子的胚乳内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保证小麦种子正常萌发所需.
(3)小麦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和胚轴发育成茎和叶.此过程中种子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4)来年开春麦苗返青后,为了促进麦苗快速生长,通常追施一次以含氮的无机盐为主的肥料,以免造成苗小,分孽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
(5)5月下旬进入抽穗期,是冬小麦生长需水最关键时期,水分主要通过小麦根尖的成熟区吸收.
(6)6月初,冬小麦进人灌浆期,这一时期是小麦千粒重形成的关键时期.适当大的日较差,有利于积累有机物,提高小麦的粒重,因为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旺盛制造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