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流感病毒属于传染源×.(判断对错)

分析 (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如肝炎病毒、痢疾杆菌、蛔虫等均属于病原体.
(2)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解答 解: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因此流感病毒属于传染病的病原体,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 关键是理解病原体的概念以及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特别感兴趣,于是他们三人分工合作,都以大豆种子为材料进行了实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数据结果整理于如表.请认真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学生名称装标号置温度(℃)湿度光照种子数发芽率
A25潮湿有光10096
B4潮湿有光1000
C25干燥无光1000
D25潮湿无光10098
E25潮湿有光5100
F25潮湿无光5100
(1)甲同学实验设计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大豆种子的萌发的影响.
(2)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的相比,明显不足之处是数量太少,这样做不科学的原因是具有偶然性,会因为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果不可靠.
(3)从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大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不需要光照.
(4)在适宜的条件下,A、D两组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原因是种子休眠或胚已死亡或储存时间长.
(5)一般来说,种子吸水萌发时自身有机物的总量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种子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有机物.
(6)如果实验中向A中大量浇水(水浸没土壤),可能出现的结果及原因是大部分种子不会萌发,因为缺少充足的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请结合图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鸟的生殖和发育的问题:
(1)[1]是卵壳,它可以保护胚胎,并防止卵内的水分蒸发;
(2)图中[4]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它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3)鸟的胚胎发育过程中主要由[3]卵黄供营养物质;
(4)鸟卵产出后,胚胎发育停止,后经雌雄亲鸟交替孵卵,才能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雏鸟,这种现象说明,卵生动物的受精卵主要在母体外发育,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几组生物中,细胞中都没有成形细胞核的一组是(  )
A.酵母菌、蘑菇、青霉B.痢疾杆菌、甲烷菌、酵母菌
C.SARS病毒.结核杆菌、艾滋病毒D.花菇、草菇、木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后放养于不同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两种性状,我们称这对性状为相对性状.假设深色由显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浅色由隐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那么深色蛾的基因组成可能是BB、Bb.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B的结果.
A.人工选择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D.动物聪明的表现
(3)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类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变态发育.
类型
数据
项目
工业污染区非工业区
深色蛾浅色蛾深色蛾浅色蛾
释放数目154只164只472只496只
再回收率58%25&6%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自古以来,就有“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说法.为了防止地震后出现疫情,在抢救安置工作告一段落后,四川地震救灾的重点转向了卫生防疫.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新京报5月31日报道,四川省卫生厅30日公布了灾区传染病发生情况.5月中下旬,四川灾区累计报告与灾害相关的传染病205例,发病病种包括甲肝、戊肝、麻疹、狂犬病、痢疾、疟疾、流行性腮腺炎等.
材料二:四川震灾发生之后,在政府的组织和救援者的帮助下,当地灾民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①保护水源;②食物煮熟后食用;③消灭蚊虫;④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等.
材料三:四川抗震救灾指挥部计划,从6月1日到10日,重点区域内儿童、小学生和60岁以上老人集中接种甲肝、乙脑疫苗,或口服霍乱疫苗.
(1)“材料一”中提到的疾病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属于传染病.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各不相同,其中甲肝、痢疾等消化系统传染病通过饮食传播,疟疾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其传播途径是生物媒介传播.
(2)“材料二”中提到的防疫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有④.
(3)“材料三”中提到的疫苗进入人体后在不引起疾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从而将入侵的病原体清除.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蚊子将卵产于水面,两天后孵化成幼虫,幼虫又叫孑孓,生活在水中,以水中的藻类植物为食.经历了四次蜕皮后成为蛹,蛹漂浮于水面,最后蛹表皮破裂,幼蚊诞生.那么,蚊子的发育过程是(  )
A.完全变态发育B.不完全变态发育C.直接发育D.半完全变态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如图所示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写出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植物→田鼠→猫头鹰.
(3)蛇和猫头鹰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4)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通过生态系统不断积累,在此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最多的是猫头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构①能调节瞳孔大小
B.近视眼的成因之一是结构②的曲度过大
C.结构④具有保护眼球内部结构的作用
D.结构⑥既是成像的部位,也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