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将甲、乙、丙三支试管按要求处理(加入馒头是等量的)后放在37度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各滴入2毫升碘液,其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三支试管均变为蓝色
B.三支试管均不变色
C.甲试管变蓝色,乙试管和丙试管不变色
D.甲试管变蓝色,乙试管变浅蓝色,丙试管不变色

分析 本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甲试管和丙试管,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另一组是乙试管丙试管,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目的是探究牙齿和舌在淀粉消化中的作用

解答 解: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能够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促进化学性消化的进行.
丙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而且进行和充分的搅拌,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
乙试管中加入了唾液,但馒头没有充分搅拌,也没有捣碎,馒头与消化液的混合不充分,淀粉没有被充分消化,因此部分变蓝色或浅蓝色;
甲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故选:D

点评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促进淀粉的消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胃的功能的是(  )
A.初步消化食物B.暂时储存食物
C.将食物与胃液混合D.将食物磨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燃气热水器安装在通风不好的浴室中,洗澡时易发生煤气中毒,因为人体吸入过多一氧化碳会(  )
A.使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失去活性
B.一氧化碳会使人体脏器受损
C.使人体内的红细胞失去活性
D.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很强,使氧气无法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面是一组关于免疫的日常生活问题,请分析回答.
(1)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舔伤口,对伤口愈合有一定的作用,其中的道理是唾液中有杀菌物质.
(2)在临床中发现,大量服用广谱抗菌素的人,在停药一段时间后,可能产生低热现象,其中的原因是杀死了人体内的有益菌.
(3)在日常生活中,出生3个月的婴儿,一般都要接种白百破疫苗,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易感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下列激素中用来治疗糖尿病的是(  )
A.甲状腺激素B.雄性激素C.胰岛素D.生长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植物的某项生理活动,请分析回答问题:(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1)在B装置中的澄清的石灰水无变化,说明进入C装置中的气体中缺少二氧化碳.
(2)如图是验证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作用的实验装置,分析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
(3)实验后,拿开C玻璃罩,会发现其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绿色植物的此项生理活动能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4)C中的绿色植物为被子植物,你认为“被子”两字的具体含义是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它与裸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果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关于心脏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
A.心脏四个腔内流的都是动脉血B.心脏壁最厚的是右心房
C.心脏全部由肌肉组织构成D.心脏中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独立生活
B.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
C.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生病
D.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下列叙述与之无关的是(  )
A.鼻毛能阻挡吸入空气中的灰尘
B.鼻黏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
C.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进入肺的空气
D.鼻与口腔相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