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人体离不开营养物质,大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保障.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我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先生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下面是大米在人体内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最终在小肠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2)葡萄糖随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后,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然后经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室,由左心房到达左心室,最后经主动脉远离心脏,运至全身.
(3)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处,在那里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这样大米的重要使命就完成了.

分析 (1)口腔里的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淀粉最终在小肠里被消化为葡萄糖.
(2)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
(3)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能量)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解答 解:(1)小麦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胃内不消化淀粉,再经胃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最终在小肠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
(2)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需要通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具体路线是:小肠毛细血管→小肠静脉→肝门静脉→体静脉→下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3)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这样,大米的重要使命就完成了.
故答案为:(1)小肠;
(2)左心室;主动脉;
(3)组织细胞;二氧化碳;水;能量.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被狗咬伤注射狂犬疫苗B.皮肤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C.白细胞吞噬肺炎球菌D.吞噬细胞清除死亡的白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小明同学是一名小足球运动员,你认为他应该多吃(  )
A.油腻食物B.蔬菜C.食盐D.牛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胎儿发育所需营养的根本来源是通过脐带从胎盘获得的.×(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AA级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未使用任何有害化学物质.√(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肾小球,③内的液体是原尿,是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形成的.
(2)④处形成的液体是尿液,图中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它能将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送回血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正常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仅为1.5升左右,这是由于(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暂时贮存尿液D.肾小囊的滤过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人类下列各项活动中,能增强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A.低温贮藏水果和蔬菜B.储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
C.农业生产中适时松土D.夜间降低塑料大棚内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肾动脉内的血液是不清洁的”,你认为这一叙述是(  )
A.不正确的,因为动脉血管的血液都是新鲜的,废物含量较少
B.正确的,因为血液内含有尿素
C.正确的,因为血液内含有大量的尿素和二氧化碳
D.正确的,因为血液内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