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免疫产生的实验探究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上述实验中,乙是对照组,甲是实验组
B. 在乙实验中小鼠产生抗体,这种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C. 将另外一种致命病菌注入经过乙处理的小鼠体内,小鼠存活
D. 乙实验中“取用热水杀死的肺炎双球菌注入鼠体”相当于人类接种疫苗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桐柏县八年级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们知道,经常锻炼有利于增强体质,有利于提高抗传染病的能力,从免疫的角度看体育锻炼应该属于 ( )
A、保护易感人群 B、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 D、以上全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省汕头市初二下学期单元测试卷2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利变异是指( )
A、对人类有益的变异 B、可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C、对生物自身生存有利的变异 D、可以提高产量的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仁寿县城北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沙漠中除了仙人掌、骆驼刺等植物外,其他的绿色植物很少,主要原因是( )
A、沙漠中的阳光比其他地方的阳光强烈
B、白天沙漠中的温度比其他地方高
C、沙漠中缺水
D、沙漠的空气中氧气含量太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山区七年级(五四制)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阅读下面有关塞卡病毒病的资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世界卫生组织发现,塞卡病毒病在巴西爆发后,当地患小头症的初生婴儿数字急剧上升,较过去平均每年多20倍,初步估计与塞卡病毒有关。
资料二:塞卡病毒病主要由带有塞卡病毒的蚊子传播,约3至7天的潜伏期后,开始发病。防患塞卡病毒病的最佳保护方式是防止蚊子叮咬。
(1)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塞卡病毒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传染源是_____________,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_。
(2)为防止塞卡病毒病疫情扩大,巴西防疫人员在公共场所喷洒杀虫喷雾,这种预防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怀孕期间患塞卡病毒病可能导致新生儿患小头症,专家推测原因可能是塞卡病毒通过母亲的_______感染子宫内的胎儿,该结构是母体与胎儿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
(4)医务人员正在研制预防塞卡病毒病的疫苗,将来人们可以通过注射疫苗预防塞卡病毒病,这种免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免疫过程是抗原(塞卡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______________产生抵抗抗原的______________,该物质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致病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山区七年级(五四制)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
A. 皮肤和黏膜 B.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C.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D. 胸腺、淋巴结和脾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山区七年级(五四制)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饲养正常蝌蚪的水中放入某种激素,发现蝌蚪提前发育成蛙,但蛙只有苍蝇大小,由此推断放入的激素是
A. 胸腺激素 B. 生长激素 C. 肾上腺素 D. 甲状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其原因是( )
A.可以使人的脑发育完善 B.使人体各部分协调发展
C.为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D.是思维判断能力最强的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性生殖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后代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特性 B.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
C.后代具备不受环境影响的特性 D.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