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3.如图甲是“观察植物细胞”实验中所使用的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两个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40×.根据图回答问题(横线上填写文字、括号填写编号)
(1)某同学在观察装片前首先进行对光,转动转换器,使图中的物镜[④],对准通光孔.然后调整光圈,并转动[⑤],使光线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为止.
(2)对光成功后,这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乙图所示的洋葱鳞片叶表皮装片情况.此时物像放大倍数为100倍.视野中出现的⑧很可能是气泡.若将视野中的物像⑨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装片向左移动.
(3)若物像模糊不清,可转动图甲中的[⑦]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三大步.

解答 解:由甲图可知:①目镜、②镜筒、③高倍物镜(较长的物镜为高倍的)、④低倍物镜(较短的物镜为低倍物镜)、⑤反光镜、⑥粗准焦螺旋、⑦细准焦螺旋.
(1)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④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选择较大的光圈,然后左眼对准目镜注视,右眼睁开,用手转动反光镜,对向光源,光强时用平面镜,光较弱时用凹面镜,这时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光就对好了.
(3)气泡往往有粗而黑的边缘,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一片空白,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就会变形和移动.所以视野中出现的⑧很可能是气泡;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视野中左侧的物像移动正中央的话,玻片标本应往左移动.
(3)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物像不够清晰,应该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故答案为:(1)④;⑤(2)100;气泡;左(3)⑦

点评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和操作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植物代表不同的植物种类,据图回答

(1)图片中的植物分别属于下列类群中的哪类植物
A是④、B是③、C是⑤、D是①、E是②、F是⑥(填写序号).
①双子叶植物 ②单子叶植物 ③裸子植物 ④蕨类植物 ⑤苔藓类植物 ⑥藻类植物
(2)A-F各类植物是否属于同一分类等级不是.
(3)把上述植物按由简单到复杂排序为F、C、A、B、D、E(填写字母).
(4)对植物分类时主要依据花、果实、种子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4.储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高等动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系统、个体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细胞、分裂、分化、整体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植物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错误的是(  )
A.环境中水越多植物生长越好
B.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需要水
C.土壤中的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
D.干种子必须吸足水才能萌发成幼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动物中,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生物兴趣小组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①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
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
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杯中的活菌数量,记录数据,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发酵时间牛奶状况
2小时呈液态,无酸味
4小时呈液态,略带酸味
6小时呈蛋花状态,微酸
8小时呈凝固状,酸度适中
请分析回答:
(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2)制作酸奶时牛奶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灭菌.
(3)将酸奶加入到牛奶中,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接种步骤.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是40℃.
(5)该小组进一步探究了“制作酸奶的发酵时间”,实验结果如上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制作酸奶的发酵时间以8小时为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西瓜是夏季的时令水果,小明同学发现,切开的西瓜在室温下放上一两天,瓜瓤可能变质,但很难看到西瓜籽发芽,而吐到潮湿环境中的西瓜籽很快就能萌发.他认为瓜瓤中可能有抑制西瓜种子萌发的物质.为此设计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西瓜瓤中有抑制西瓜种子萌发的物质吗?
作出假设:西瓜瓤中有抑制西瓜种子萌发的物质.
实验器材:成熟西瓜1个,清水,培养皿2个,餐巾纸若干,烧杯,小勺等.
实验步骤:
①将西瓜切开,取西瓜籽洗净、用瓜瓤榨汁,待用;
②取培养皿两个,分别标上A和B;
③在A、B培养皿内各平铺餐巾纸3层、其上各散放20粒西瓜籽;
④在A培养皿内的餐巾纸上洒适量西瓜汁,B内餐巾纸上洒等量的清水;
⑤培养皿放在室温下,定期分别洒西瓜汁、清水,保持纸巾湿润;
⑥一段时间后观察西瓜籽的萌发情况,并记录.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的变量是西瓜汁.
(2)为什么A、B培养皿中均放20粒西瓜籽,而不是1粒?1粒西瓜种子太少,具有偶然性.
结果预测与预期结论:
(3)若A培养皿中种子没有萌发,而B培养皿中种子多数萌发,由此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西瓜瓤中有抑制西瓜种子萌发的物质.
(4)若A、B两个培养皿中种子都能萌发,由此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西瓜瓤中没有抑制西瓜种子萌发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仔细观察如图所示动物,回答问题:

(1)若将图中涡虫和蜜蜂归为一类,其余为另一类,则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
(2)涡虫与水螅相比,其身体呈左右对称.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它的运动、捕食和防御.图中有变态发育过程的动物是DF(用字母表示).
(3)请把上述六种动物按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CDAFBE(用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