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人体最直接的供能物质是(  )
A.氨基酸B.脂肪C.葡萄糖D.蛋白质

分析 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对于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意义.据此解答.

解答 解:A、蛋白质的最终消化产物是氨基酸,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对于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意义,A不符合题意;
B、脂肪需要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最终消化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B不符合题意;
C、淀粉的最终消化产物是葡萄糖,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葡萄糖是直接的供能物质,C符合题意;
D、蛋白质需要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并应熟记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古树仍能保持生长的能力,原因是它具有(  )
A.分生组织B.保护组织C.输导组织D.营养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当壁虎遇到敌害追捕,尾部受到挤、压等刺激时,可自行脱落.其意义是(  )
A.吓唬天敌B.有利于平衡和运动
C.分散敌害的注意力,借机逃走D.减轻体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人的体细胞、卵细胞、精子和受精卵内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
A.46条、46条、46条、46条B.23条、46条、46条、23条
C.46条、23条、23条、23条D.46条、23条、23条、46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层,生物圈能够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生态平衡指的是(  )
A.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是不变的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是相等的
C.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D.新生和死亡的动植物数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是蝗虫外部形态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蝗虫身体是由①头部、②胸部和③腹部构成.
(2)体表有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3)蝗虫和蜈蚣的形态差异很大,但在分类上它们同属于无脊椎(填“脊椎”或“无脊椎”)动物中的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视野中所见到最清晰、数量最多的细胞是(  )
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淋巴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6],小肠因为它里面有图二中c[肝脏]分泌的胆汁、[e]分泌的胰液,以及其自身腺体分泌的肠液等三种消化液.
(2)营养物质的吸收:吸收部分水和酒精的是图中结构[4]胃;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部分维生素的是[5]大肠.
(3)图三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用图中番号回答).
①血液的颜色主要决定于图中的A.?
②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B的数目会显著增加.
③当图中C数目明显下降时,会引起人体皮下出血.
④当图中A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
⑤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部位,吞噬细菌的是B.
⑥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D.
⑦人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时,血液中A的数量会显著增加.
⑧图中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在低倍镜下一般不易看到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