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该图为膝跳反射图
C.儿尿床属于简单反射,是由脊髓控制完成的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图中的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和E效应器.

解答 解:A、图中的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和E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反射弧.A正确;
B、由于膝跳反射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反射类型,它仅包含两个神经元,所以该图不是膝跳反射示意图,B错误;
C、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儿尿床属于简单反射,是由脊髓控制完成的C正确;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传出神经纤维,兴奋能传导到效应器,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不属于反射,D正确.
故选:B.

点评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反射弧的组成、方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无法被鼻腔、咽喉等呼吸器官屏障阻碍,能沉积在肺部.PM2.5会携带有害物质进入血液,由此会产生血管内膜增厚、血管狭窄等症状.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衡量空气污染的重要指标B.会直接损害呼吸系统
C.可被人体免疫功能消除D.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小明同学的父母都是惯用右手,而他是惯用左手,如图4所示:

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子女的基因型.①RR.②Rr.③Rr.④rr.
(2)小明为图中第④个,控制惯用左手的这一对基因,一条来自于父方,另一条来自于母方.
(3)从上图可以知道,惯用右手为显性性状,而惯用左手为隐性性状.(供选择的答案: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物质中均可为人体供能的一组物质是(  )
A.脂肪?蛋白质?糖类B.脂肪?糖类?维生素
C.蛋白质?脂肪?无机盐D.蛋白质?水?无机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B.草履虫体内,物质的运输依靠细胞质的流动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主要决定于细胞核
D.高温条件下,细胞膜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身体一般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无触角的节肢动物是(  )
A.蝗虫B.蜘蛛C.对虾D.蜈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鸡的卵中,卵细胞所包括的结构是(  )
A.整个鸡卵
B.胚盘、细胞核
C.卵黄、卵白和内层卵壳膜
D.胚盘、卵黄和紧包在卵黄外面的卵黄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蟋蟀是一种土壤生物,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蟋蟀在一定时间内鸣叫的次数与温度的关系.
(1)蟋蟀的发育过程属于的类型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2)在该实验研究的过程中,除了取相同的蟋蟀外,还需要控制的变量为性别相同的蟋蟀为雄性(写出一项).
(3)如图所示为同学们以15秒为一个计数单位绘制的蟋蟀鸣叫次数与温度的关系图.在25℃时,蟋蟀在15秒内鸣叫的次数是40次.
(4)实验初步得出的结论:在7~35℃之间,蟋蟀的鸣叫次数与温度的关系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蟋蟀的鸣叫次数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很多人不吃肉食,但食用蔬菜较多,他们也很少患夜盲症.原因是(  )
A.体内可以合成维生素A
B.蔬菜中含有少量维生素A
C.维生素A可由其他物质代替
D.植物中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