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2)观察比较萝卜条①一③的变化,可推测A烧杯中盛放的是。观察比较萝卜条②一④的变化,这是因为萝卜细胞液浓度大于B烧杯中液体的浓度,萝卜细胞发生了 (填“失水”或“吸水”)的过程。
(3)用糖拌西红柿时,我们会发现盘中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糖溶液浓度(填“大于”或“小于”)西红柿细胞液浓度的缘故。作物一次施肥过多,会出现萎蔫现象,最简便有效的解决办法是。
【答案】
(1)溶液的浓度
(2)盐水;吸水
(3)大于;浇水
【解析】物吸水还是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1)此实验探究的是: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因此变量是外界溶液的浓度。(2)观察比较萝卜条①一③的变化,萝卜条失水了,说明A中的溶液的浓度大于萝卜内细胞液的浓度,A中盛的是浓盐水;观察萝卜条②一④的变化,萝卜条膨胀了,吸水了,说明B中萝卜细胞液浓度大于B烧杯中液体的浓度,B盛的是清水。(3)用糖拌西红柿时,我们会发现盘中会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糖溶液的浓度大于西红柿细胞液浓度的缘故.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菜农想保持青菜新鲜的办法就是浇适量的水。
本题主要考查根吸收功能,通过实验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2年地球一小时的主题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你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了吗? 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温室效应是气候反常、物种灭绝、沙漠化扩大的罪魁祸首。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低碳生活”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类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 ,并释放出 气体。
(2)“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低碳生活”,是因为森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减少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3)吸烟不仅违背低碳的生活方式,而且主要会对人体的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进而引起各种不同慢性病,严重时还会导致肺癌、冠心病等。
(4)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 。
(5)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写一条和大家分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列于各类动物之首,它们能够成功生存是因为
A. 节肢动物能够保持稳定的体温,所以可以长期处于活跃状态
B. 节肢动物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由幼虫变为成虫,因此增加存活的机会
C. 节肢动物的身体结构极为多样化,可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D. 节肢动物的身体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株植物在阳台上正常生活了几年后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叶片上失去了色素,茎叶变细了。经检查排除了土壤湿度、害虫和病害所引起的原因。在以下几种解释中,正确的是()
A.植物失水而引起的
B.缺少某些无机盐引起的
C.缺少阳光引起的
D.缺少有机物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饲养了一对白色家兔(甲为雌兔,乙为雄兔)。他每天喂养时,把他们的动作、习性以及各种特点都一一记下来,以便以后分析比较。在他的精心饲喂下,甲、乙两只家兔健康成长,并生下4只可爱的兔宝宝,其中一只黑色,三只白色。据此回答问题:
(1)家兔的主要呼吸器官是___; 鲤鱼的呼吸器官是_____;家鸽的主要呼吸器官是____,这些动物的呼吸器官不同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因此,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生物的遗传变异和_______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2)两只白色家兔的孩子有黑色的,在遗传学上属于______(遗传/变异)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染色体、基因和性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性状的数目比染色体数目多很多
B.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C. 在人的细胞内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D.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两个隐性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