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如图表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食用了含铅等有毒食物,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在小肠,消化后的产物经过过程[a]吸收进入A系统,其中有毒物质至少需2次经过心脏才能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图中经过[e][f]过程,血液性质的变化是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其血液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是在D与氧结合.(A、肺泡  B、组织细胞  C、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   D、肺泡外毛细血管)
(2)人体排泄有三个途径,除图中所示外还能通过皮肤排汗完成.

分析 此图是一个新陈代谢的图解,图中的a表示营养物质,b表示食物残渣、c表示氧气,d表示二氧化碳,e表示氧气、f表示二氧化碳、g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

解答 解:(1)口腔中有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消化淀粉,转化成麦芽糖;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可以消化多种食物,如淀粉、麦芽糖、蛋白质、脂肪等,淀粉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和小肠.食物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经循环系统运输到组织细胞;同时空气中的氧气经过呼吸系统扩散进入血液,经过血液循环系统运输到组织细胞,所以图中A表明的是血液循环系统;
    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便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这样,血液流经肺后,氧的含量就增多了.因此血液经过呼吸系统肺泡处毛细血管后,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中,使其含量增加,所以经过[e]和[f]后,A循环系统中的氧气含量会增多,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2)排泄有三条途径:二氧化碳以气体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以及尿素则以汗或尿的形式分别由皮肤和泌尿系统排出,所以图示中属于排泄的途径是d、g.少了皮肤这一排泄途径.
故答案为:(1)小肠;吸收;2;静脉血变为动脉血;D
(2)皮肤排汗

点评 根据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可以看出“食物”、“气体”、“尿液”为本题的关键突破口,由此确定A、B、C是何系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蝗虫需要的氧气是通过(  )进入身体的.
A.鼻孔B.气门C.气孔D.口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儿童出现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主要原因是其体内缺乏(  )
A.维生素AB.维生素BlC.维生素CD.维生素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我们吃的水产品中,鱼类是非常常见的,下列属于鱼类的是(  )
A.鲸鱼B.鲍鱼C.鲨鱼D.鱿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人类生殖与发育过程的简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A细胞的名称是受精卵,它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
(2)B结构的名称是脐带,胎儿就是通过胎盘和B从母体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
(3)母体怀孕约280天左右,胎儿发育成熟从母体产出.胎儿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生物的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如果某人的基因型为BB,则他表现为显性性状;若是Bb,则表现为显性性状;若是bb,则表现为隐性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是神经元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各标号所指部位的名称
①细胞核、⑤突起、⑥神经末梢.
(2)③轴突较长,分支较少,能够传导细胞体发出的神经兴奋.
(3)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就构成了一条神经.
(4)神经系统中,灰质主要由细胞体构成,白质是由轴突和树突形成的.图中③的功能是接收其它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图).
(二)实验结果:如图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
图中c、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请回答问题:

(1)图a、b实验组1的自变量是光,说明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不影响在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对照组是a图实验.
(2)观察对比图c与图d两实验,说明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两半,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不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
(3)在组1与组2的实验基础上,根据图e、f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单侧光照射下,在尖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横向转移,再运输至下部,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同学将水稻、银杏、大豆归为一类,把水绵、卷柏和地钱归为一类.他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陆生或水生B.果实的有无C.种子的有无D.根、茎、叶的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