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A、B二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B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A,B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2)根据学过的知识,解释B盆蚕豆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的原因.   
(3)若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亦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花盆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C所示.当图C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或弯曲情况是   
(4)若将A盆蚕豆幼苗横向放置(与地面平行),你预测的蚕豆幼茎生长方向是一    ,这是植物对地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蚕豆幼茎对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应都属于植物的    .这种特性也可以称为生物的应激性.
【答案】分析:本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实验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考查了学生对植物的向性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实验设计、分析实验目的、预测实验结果等科学探究能力.这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分析、推理、预测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思想和中考试题注重能力的命题导向.
解答:解:(1)A、B二盆蚕豆幼苗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否有单侧光,因此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单侧光对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2)单侧光使蚕豆幼苗产生的生长素在体内分布不均匀.生长素在背光侧含量升高,细胞生长快;向光一侧生长激素含量减少,细胞生长较慢.从而使B盆蚕豆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
(3)虽然暗箱和光源都不转,但是由于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蚕豆幼苗受到光的均匀照射,生长激素分布均匀,细胞生长速度相同,因此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直立生长,而不会弯曲.
(4)生长素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侧运输.若将A盆蚕豆幼苗横向放置(与地面平行),蚕豆幼茎下侧生长素含量升高,细胞生长快;向上一侧生长激素含量减少,细胞生长较慢.导致蚕豆幼茎向上弯曲生长(或背地生长),这是植物对地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蚕豆幼茎对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应都属于植物的感应.这种特性也可以称为生物的应激性.
故答案为:
(1)单侧光对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2)单侧光使蚕豆幼苗产生的生长素在体内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多而向光侧少);
(3)直立生长;
(4)向上弯曲(或背地生长);感应
点评:生长素在单侧光和重力的作用下向背光侧及下侧运输.在直立的器官中,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一侧,在横的器官中,下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上侧.
背地性,横着的茎由于下侧生长素浓度大于上侧而比上侧生长快,横的茎生长向上侧转弯.向地性:横着生长的根由于下侧生长素浓度大于上侧,下侧生长反而不如上侧快,生长向下转弯.顶端优势:由顶芽形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加大,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敏感而被抑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3?历城区三模)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说明①号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为
氧气
氧气
,这是由于植物进行了
光合
光合
作用的结果.
(2)如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通入2号试管的气体为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了
呼吸
呼吸
作用,进行此作用的场所是细胞的
线粒体
线粒体
结构.
(3)如丙图,选择两株生长状况相似,叶片数量不同的同种植株,分别放入烧杯中,烧杯装有油层密封的质量和浓度相同的同种营养液,将烧杯置于已调节平衡的天平上,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同时将两烧杯置于同处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再放回原天平托盘上,天平的指针将会向
(选填“左”或“右”)偏转.通过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
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08?杭州)某同学将甲、乙两种植物种植在成份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组(如图1所示),其中B与C组遮光,降低光照30%.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探究甲、乙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就实验设计来看,应比较A、B、C、D中哪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请列出两种正确的组合:
A与D
A与D
  或
B与C
B与C

(2)若选择A、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比较两组植物之间的生长差异.则该实验的目的是
探究光照强弱(或多少)对两组植物生长的影响.
探究光照强弱(或多少)对两组植物生长的影响.

(3)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该同学为了验证镁是甲种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设计了图2的实验: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甲种植物,在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蒸馏水,在另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保持其它实验条件相同,观察比较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你认为这样的实验设计合理吗?
不合理
不合理
;理由是
甲、乙两盆植物的土壤中都含有包括镁离子在内的各种无机盐
甲、乙两盆植物的土壤中都含有包括镁离子在内的各种无机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2届山东省临淄外国语实验学校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2)(带解析) 题型:探究题

(齐陵一中----刘翠红)(5分)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形态变化的影响,某同学利用30只大小、发育状况相似的蝌蚪,制定并实施如下实验计划:
⑴.将3个玻璃缸分别编为1号,2号,3号。
⑵.在3个玻璃缸中分别放入2000mL提前晾晒3~4天的自来水和等量的新鲜水草,然后在每个玻璃缸中放入10只蝌蚪。
⑶.在1号玻璃缸中加入甲状腺激素5mg;在2号玻璃缸中加入甲状腺抑制剂(甲硫咪唑)5mg.3号玻璃缸作为对照,缸中不加药.
⑷.向1号,2号玻璃缸连续投药7天,每天一次,药量相同.在喂养过程中,每两天换一次水,每次换3/4的水,每天还需喂饭粒少许。
⑸.每隔1天(或2天)观察一次,观察时用小网将蝌蚪捞出来放在培养皿中,再将培养皿放在坐标纸上(1mm×1mm),观察并且测量蝌蚪的体长变化,前肢和后肢的生长情况,尾的变化等,特别要注意观察1号玻璃缸中蝌蚪的形态变化。
⑹.连续观察10~20天,把每次观察,测量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请分析回答:
⑴选取蝌蚪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其发育过程为__________.
⑵要说明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本实验中共有___组对照实验。
⑶预测结果:1号缸蝌蚪______________;3号缸蝌蚪按正常时间发育成蛙;2号缸蝌蚪则_______________,此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临淄外国语实验学校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2)(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齐陵一中----刘翠红)(5分)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形态变化的影响,某同学利用30只大小、发育状况相似的蝌蚪,制定并实施如下实验计划:

⑴.将3个玻璃缸分别编为1号,2号,3号。

⑵.在3个玻璃缸中分别放入2000mL提前晾晒3~4天的自来水和等量的新鲜水草,然后在每个玻璃缸中放入10只蝌蚪。

⑶.在1号玻璃缸中加入甲状腺激素5mg;在2号玻璃缸中加入甲状腺抑制剂(甲硫咪唑)5mg.3号玻璃缸作为对照,缸中不加药.

⑷.向1号,2号玻璃缸连续投药7天,每天一次,药量相同.在喂养过程中,每两天换一次水,每次换3/4的水,每天还需喂饭粒少许。

⑸.每隔1天(或2天)观察一次,观察时用小网将蝌蚪捞出来放在培养皿中,再将培养皿放在坐标纸上(1mm×1mm),观察并且测量蝌蚪的体长变化,前肢和后肢的生长情况,尾的变化等,特别要注意观察1号玻璃缸中蝌蚪的形态变化。

⑹.连续观察10~20天,把每次观察,测量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请分析回答:

⑴选取蝌蚪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其发育过程为__________.

⑵要说明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本实验中共有___组对照实验。

⑶预测结果:1号缸蝌蚪______________;3号缸蝌蚪按正常时间发育成蛙;2号缸蝌蚪则_______________,此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考生物三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说明①号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为    ,这是由于植物进行了    作用的结果.
(2)如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通入2号试管的气体为    ,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了    作用,进行此作用的场所是细胞的    结构.
(3)如丙图,选择两株生长状况相似,叶片数量不同的同种植株,分别放入烧杯中,烧杯装有油层密封的质量和浓度相同的同种营养液,将烧杯置于已调节平衡的天平上,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同时将两烧杯置于同处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再放回原天平托盘上,天平的指针将会向    (选填“左”或“右”)偏转.通过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