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此实验能够证明的是( )

A. 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 B. 光合作用能合成淀粉

C.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 水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

【答案】D

【解析】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据此答题。

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5年,每天浇灌的雨水,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柳树苗利用吸收的水分和不断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故D符合题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蛙,体色有所不同。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这是环境污染的结果 B. 这有利于蛙的捕食和逃避敌害

C. 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 这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曾经与鱼嬉戏过吗?看这那些美丽的鱼在水里自由自在的玩耍,可能你会忍不住去抓一条,但鱼却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灵活的躲开你的追捕。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想研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请你帮助他们完善设计思路: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以下有3个方案,你会选择哪个?分别说明选择或不选择的理由。________

方案1:直接观察,每次只观察一种鳍的动作。

方案2:研究哪个鳍,就剪掉它,观察鱼的失常表现最能说明问题。

方案3:用细线或细木片分别捆扎鱼的各个鳍,再进行观察。

(4)实验结论:经过研究你知道_决定鱼前进的方向,身体的躯干部和_部的摆动击打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使鱼体保持平衡,_______维持身体垂直。

(5)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鲫鱼的体形呈________形,游泳时可减小水的阻力;鲫鱼的身体表面覆盖有________,具有保护作用;鲫鱼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两个生态系统A和B,在A系统中有草、蝗虫、鹰、青蛙、蛇、食虫鸟等生物,在B系统中有草、树、兔、鼠、蛇、狐、猫头鹰等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生态系统中有_____条食物链。

(2)在A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是_____

(3)在A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你认为数量最多的应该是_____。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青蛙,造成的直接后果是_____,而间接后果是_____

(4)就组成成分而言,生态系统B是否已包括全部_____

(5)若B系统中的草被某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且不易排出的有毒物质污染了,则可能_____体内的污染物将会最高。

(6)这两个生态系统,_____更容易被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共同特征的一项是( )

A. 都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分化 B. 都没有输导组织,必须生活在水中

C. 都不能产生种子,不能靠种子繁殖后代 D. 种子外面都没有果皮包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喜高温、多湿环境,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但是,西北某地农民因地制宜,综合应用多种“稻田怪招“,不施农药与化肥,还能大大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元素)。其主要“怪招”有:

①针对种植地是土壤颗粒细小、透气性差的黏土的情况,种植前往土壤掺入一些沙子。

②水稻种植一段时间后,将灌溉后通常保留20厘米的稻田水位改为2.5厘米。

③每隔7-10天,给稻田断水一段时间,形成缺水环境,以杀死稻田中的小动物及寄生虫,而后地稻田进行补水。

综合上述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种植地的土壤中掺入沙子,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增强了水稻根的____作用。

(2)为了提高产量,稻田灌溉后降低水位,能快速提高稻田白天的温度,促进水稻的____作用,又可快速降低稻田夜晚水温,抑制水稻的____作用,利于____的积累。

(3)稻田寄生虫以及其他小动物的尸体被分解者分解后,产生各种____被根吸收,避免化肥的大量使用,提高了水稻的品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①体表有鳞片或甲 ②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③完全用肺呼吸 ④卵生,卵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中,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 B. 一块农田中的全部小麦

C. 一片草原中全部的羊 D. 沙漠和沙漠中生活的全部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动物都有与各自生活环境和习性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蝗虫生活在干燥的陆地上,它具有_________,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2)鲫鱼的身体呈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3)家兔是植食性动物,请你列举其与这一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条)。

(4)家鸽在飞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具有_________,可以辅助_________完成双重呼吸。

(5)狼、鹿等陆生动物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_________,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