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_____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意义是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____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__。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5月20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世界蜜蜂日”。全球农产品总产量有35%需要蜜蜂粉实现。下列有关蜜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蜜蜂是具有社会行为的昆虫
B.蜜蜂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C.蜜蜂与果蝇的发育相似,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D.蜜蜂的发育特点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
①干香菇 A、腌制法(用盐溶液除去鱼中的水分)
②咸鱼 B、晒制法、烟熏法
③腊肉类熟食 C、真空包装法(破坏需氧环境)
④袋装肉肠 D、渗透保存法(用糖溶液除去水分)
⑤蜜饯 E、罐藏法(高温消毒、防止与细菌接触)
⑥鱼类罐头 F、巴氏消毒法(高温灭菌)
⑦袋装牛奶 G、脱水法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⑤_____⑥_____⑦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长期在外做事的民工皮肤都很黑
B.同种花生种在肥沃处的比种在贫瘠处的种子大
C.缺少氮肥的植物叶片发黄
D.黑色猪妈妈生下了一窝毛色不同的猪宝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网上热卖的酸奶机能够将其内容物加热至42℃并保持恒温,其功能相当于一个恒温培养箱,八1班的王敏学习了细菌、真菌的培养方法后,兴致勃勃地网购了酸奶机,并按下列步骤尝试制作酸奶:
(1)将约lL鲜奶倒进锅里加热至沸腾,还把酸奶机的内胆放在开水中煮5分钟。该步骤的目的是_____。
(2)将煮沸后的鲜奶倒入酸奶机,等牛奶变凉了再加入酸奶约100毫升。该步骤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的_____过程,加入的牛奶相当于_____,加入酸奶的目的是利用其中的______。
(3)盖上酸奶机的盖子,让内部处于密封状态,打开开关。王敏认为,自己的上述操作满足了该发酵过程所需要的基本外界条件:_____、无氧的环境(用于制作酸奶的是厌氧菌),还有水和充足的有机物。最后王敏成功地做出了美味的酸奶,品尝着劳动成果,王敏对自制发酵食品更着迷了。
(4)与制酸奶用到的生物相比,腺病毒没有_____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未来几年,马铃薯将从“放在盘子里”的菜肴变成“拿在手里”的主粮,成为我国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蛋白质含量高,拥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比较齐全。维生素的含量也比较全面,特别是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其所含维生素C是苹果的8倍左右。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此提出质疑,他们提出问题:马铃薯中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苹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吗?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维生素C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去颜色。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帮助他们补充完整并分析作答。
(1)(作出假设)_____。
(2)(制定计划)
①取质量相等的马铃薯和苹果块,分别制成汁液,倒入两个小烧杯中。
②取两支洁净的小试管,编号甲、乙,分别注入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2mL。用一支洁净的滴管吸取马铃薯汁,逐滴滴入甲试管,边滴边振荡边观察,直至高锰酸钾溶液刚好完全褪去颜色,并记录所用汁液的滴数m。用另一支洁净的同一规格的滴管吸取苹果汁液,逐滴滴入乙试管,边滴边振荡边观察,直至高锰酸钾溶液刚好完全褪去颜色,记录所用的汁液滴数n。
(3)(讨论并完善计划)
该计划的步骤②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是:甲、乙两支试管注入的_____不同,无法形成_____实验。
(4)(实施计划)
按修改完善后的计划实施实验,统计并分析实验现象。
(5)(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通过比较m与n的大小,预测实验结论
①若_____,说明马铃薯中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苹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
②若_____,说明马铃薯中的维生素C含量低于苹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
③若_____,说明马铃薯中的维生素C含量等于苹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检测硬币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方法步骤如表,请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甲组 | 乙组 | |
1 | 取两套一样的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编号为①、②的标签 | 取一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 |
2 | 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①号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封严,②号培养皿不做处理 | 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 |
3 | 把①号、②号两套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其他实验条件都保持一致 | 把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 |
4 | 每天观查一次,做好记录 | 每天观查一次,做好记录 |
(1)_____组同学的实验方法步骤不科学,原因是该组实验方法步骤中缺少_____。
(2)甲、乙两组同学都使用了高温灭菌的培养皿,其目的是_____。甲组同学设置的①号和②号培养皿,其变量是_____。
(3)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用该棉棒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其过程相当于微生物培养方法中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动物及其气体交换部位搭配合理的是( )
①蚯蚓-体壁 ②鲫鱼-鳃 ③家鸽-肺和气囊
④青蛙-鳃和皮肤 ⑤家兔-肺 ⑥蝗虫-气门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D.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