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一个含有12对染色体的细胞连续进行分裂4次,得到的细胞数和染色体数分别是(  )
A.4  12对B.8  6对C.12   24对D.16   12对

分析 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复制,在分裂时,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相同,故它们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解答 解: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如果一个细胞分裂n次,每次都是以2的倍数增长,那么n次分裂后的个数就是2n个.如一个细胞4次连续分裂后,可以形成细胞的个数是24═16(个).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新细胞里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一个细胞里有12对染色体,经过4次连续分裂后,新细胞里含有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成的细胞数目是16个、12对.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分裂次数和个数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1个细胞分裂N次后的个数是2N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5.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可监测海水是否被污染的指示生物是(  )
A.藻类B.苔藓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人体能进行氧化分解的部位是(  )
A.血液B.组织细胞C.肺泡D.血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10.肾小球是一个由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的.√(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形象地表示出了动物的行为是(  )
A.寄生B.捕食C.竞争D.合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表示人的舌卷曲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能卷舌性状由A基因控制,不能卷舌性状由a基因控制.
(2)控制舌卷曲性状的一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这一对基因要随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
(3)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这一对性状,我们将它们称为相对性状.
(4)父母体细胞中的基因组成为Aa,则他们各产生两种生殖细胞,即A和a,比例为1:1.
(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父母的遗传物质是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女的,父母的性状是通过基因传给后代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4.呼吸与胸廓变化的关系是由于吸气而导致胸廓的扩张.×(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下列关于眼和视觉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亮处走入暗处,②由大变小
B.看着蝴蝶由远飞近,③的曲度由大变小
C.⑤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形成视觉
D.光线从外界进入眼球依次经过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