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Ⅰ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A.养料B.二氧化碳C.氧气D.废物

分析 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多,二氧化碳逐渐减少;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氧含量减少.

解答 解:“如果Ⅰ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流向组织细胞的血液是含氧高、二氧化碳含量低的动脉血,组织细胞消耗氧分解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则组织细胞中氧的含量低、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如果“Ⅲ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则肺泡中的气体是吸入的空气,氧的含量高、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从肺动脉流入的血液是含氧少、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经过气体扩散,血液流经肺部气体交换后,氧的含量升高、二氧化碳的含量下降.
根据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这种物质在Ⅰ处增多,在Ⅲ处减少,因此,这种物质是二氧化碳.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表示某城市男女生身高平均值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  ) 
A.在12、13岁前身高增长较慢B.在12、13岁后身高增长较快
C.青春期中女生增长的高度不及男生D.女生迅速增高的年龄较男生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做法中能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是(  )
A.经常服用维生素D
B.食用加碘食盐和含碘较高的海带等食物
C.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D.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图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分析回答:

(1)图甲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发生了气体交换,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经由肺静脉(填血管名称)流回心脏的B.
(2)图乙中,血液经过[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经过[③]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3)由肾小管重吸收的葡萄糖,经静脉血管流回心脏,首先到达[A]右心房.心脏内有房室瓣,保证血液由A→C、B→D单向流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无线路由器可以发射电磁波覆盖有效空间,能够接受和利用电磁波的设备(如智能手机、pad和电脑等)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连通网络.某科技小组的学生完成了如表所示的实验,并得出结论:处于工作状态的无线路由器会危害种子的发芽.请回答问题.
实验处理甲房间乙房间
无线路由器一部,处于工作状态
将要萌发的某种植物种子若干粒一盘,100粒一盘,100粒
培养观察15天浇水适宜且等量浇水适宜且等量
统计植物种子的萌发率6%79%
(1)在本实验中甲房间的实验属于实验组.实验中两个房间放置的种子供水量适宜且相同,空气也无差别.考虑到影响种子萌发的外境因素,还应该要求两个房间的温度也相同.
(2)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处于工作状态的无线路由器会影响种子萌发.
(3)你认为该科技小组的实验设计和数据是否足以支持上述结论?如果不充分,如何改进?选取的种子应该是粒大而饱满的种子,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血液流经某种器官以后,所含氧气减少、葡萄糖增加、尿素增加,该器官是(  )
A.肝脏B.肾脏C.小肠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吸烟、饮酒、吸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青少年应当绝对禁止吸毒,可少量吸烟饮酒
B.长期吸烟会使人记忆力和注意力增强
C.饮酒会大大增强人的创造力
D.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各项最先发展的是(  )
A.使用工具B.两足直立行走C.使用语言D.大脑发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其中ABCDEF表示相关的细胞、器官或系统,abcde表示相关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若B代表血液循环系统,则C系统中完成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
(2)②过程所表示的生理过程叫做吸收.该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3)若图中D为泌尿系统,则e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生理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