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图一中字母表示植物不同的生理活动,图二中数字表示叶片不同结构,分析回答:

(1)图一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是通过图二叶片结构上的[4]气孔进出植物体的.
(2)图一中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通过过程[B]蒸腾作用散失掉了;该生理过程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3)若使图三中的植物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该气体是氧气.
(4)植物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图一中的过程[A]呼吸作用 所释放的能量.
(5)如果在相对封闭的温室中,某植物的叶片受到阳光的照射而生长,一昼夜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如图2所示,其中正确的是B.

分析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图一中C表示光合作用.
(2)水分以气体的状态通过叶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图乙中B表示蒸腾作用.
(3)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图乙中A表示呼吸作用.
(4)图二中1上表皮,2叶肉,3下表皮,4叶脉,5气孔.

解答 解:(1)气孔不但是气体交换的“窗口”,还是体内水分散失的“门户”;
(2)B表示水分以气体的形式由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是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少部分用于生理活动.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3)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凌晨置于室外,一开始没有光,所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升高,氧气的含量减少.然后太阳出来以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降低,氧气的含量逐渐升高.到了晚上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升高,氧气的含量减少.因此该气体是氧气.
(4)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释放的能量有的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有的变成热量散失了.
(5)植物白天能进行光合作用,当光照强度不大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因此正午之前有机物的积累量不变或变化不大,随着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强度增大,有机物开始积累,到下午2时左右光合强度达到最大,有机物量达到最多,后光照减弱,光合强度降低,有机物量开始减少,观察图示,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4气孔    (2)B蒸腾作用   水循环    (3)氧气     (4)A呼吸作用     (5)B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詹姆士是NBA现役最伟大的球员之一,在完美的投篮过程中,参加运动的主要骨骼肌的运动状态最准确的表述是(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各项中流动脉血的是(  )
①左心房  ②左心室  ③右心房  ④右心室  ⑤主动脉  ⑥肺动脉  ⑦上、下腔静脉 ⑧肺静脉.
A.①②⑤⑧B.③④⑥⑦C.①②⑤⑥D.③④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蚁蚕是刚从蚕的受精卵中孵化出来的幼虫,幼虫喜欢吃桑叶,其成虫是蚕蛾,那么,幼虫取食桑叶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请回答“探究蚁蚕取食行为实验”的相关问题:
(1)①本实验选做初始实验材料的是图1中的受精卵,你的理由是为了确定蚁蚕取食桑叶的行为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防止后天取食过某种植物造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选好的实验材料可以放在4℃-5℃的冰箱中冷藏,上课前10天,从冰箱中取出,提供温度25℃-28℃,相对温度70%-80%的条件,等到其颜色转青时,第二天我们就可以得到实验用的蚁蚕.
(2)本实验需要设计对照实验,你觉得应该如何设置对照的?两块滤纸的大小、形状、颜色要相同
(3)如果给你提供大小、形状相同的A.桑叶、B.杨树叶、C.小白菜叶、D.薄荷叶等若干块,为获得最为充足的证据,应如如何选择使用这些实验材料,请将你设计的放置方式填写在图2中的空白圆圈内(填写字母)
如果按你的上述设计进行实验,要获得更为充足的证据,还应进行的实验环节是设重复组,进行多次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人体离不开营养物质,大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保障,下面是大米在人体内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问题
(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人体的消化道内能够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胰液;淀粉最终在小肠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2)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处,在那里它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这样,大米的重要使命就完成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大的分类单位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
A.门、科B.门、种C.界、种D.界、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同学用同一台显微镜官场同一血涂片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准焦螺旋等,在视野内分别观察到了下面四幅图象,其中物镜镜头离装片距离最近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发现(  )
A.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增多B.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
C.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D.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开展探究(甲、乙、丙内放有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请你与同学们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将甲、乙、丙 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转运消耗.
(2)若要探究“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甲、丙.
(3)将暗处理后的三个装置同时放在阳光下,几小时后,分别摘取相同大小的一片天竺葵叶子,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叶片变蓝的是甲中的叶片.
(4)对比甲和乙装置的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周阳同学还观察到甲装置的罩壁上有许多水珠,这些水珠一部分是植株通过天竺葵叶片的气孔散发出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