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分别把一段绿色的枝条放在甲、乙两个玻璃罩内.在甲玻璃罩内放清水,乙玻璃罩内放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把它们放在黑暗中一天,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分别剪下一片绿叶,放在酒精里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滴上几滴碘液.
(1)这个实验可以证明______
A.光合作用需要水B.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D.呼吸作用需要氧气
(2)滴加碘液后,在______玻璃罩内剪下的叶片会变蓝.
(3)实验中把两个装置放在黑暗中一天的目的是______
如果对上述实验作如下的改变:①把乙罩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与甲一样的清水;②只将装置乙从暗处移到光下照射,甲仍旧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其余实验操作不变,并保持两个装置其他条件均一致.请针对改变后的实验回答:
(4)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
A.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B.水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C.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实验过程中,检测两个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应是______.
(1)实验前应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光照几小时后,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甲装置的叶片,因为甲装置中含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因此甲装置中的绿色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而乙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被小烧杯里的氢氧化钠吸收了,由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乙装置中的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比较甲、乙装置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甲装置中含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因此甲装置中的绿色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而乙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被小烧杯里的氢氧化钠吸收了,由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乙装置中的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滴加碘液后,甲玻璃罩内剪下的叶片会变蓝.
(3)实验前应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选作实验的植物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4)变量是光,所以该实验的假设是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5)甲装置利用二氧化碳进行了光合作用,但是植物还进行呼吸作用,呼出二氧化碳,乙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故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应是甲.
故答案为:共(5分).
(1)B(2)甲(3)让叶片内的淀粉耗尽(4)A(5)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请根据以下装置,回答:

(1)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______.
(2)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是否有______产生,此装置必须放在______的环境中.
(3)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但此装置有一个错误,应修改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下列生物的生活方式中,与碳循环无直接关系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生物的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把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玻璃罩内,结果小白鼠和植物都能存活很长时间,但后来有人重复这个实验,有的成功,有的却没有成功,以下关于对这一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并不科学,没有可重复性
B.该实验的成败与否,要看是否将装置置于阳光下
C.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与小白鼠需要的氧气达到了平衡
D.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与小白鼠呼出的二氧化碳达到了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选取生长正常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实验步骤: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移到阳光下照射→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实验结果是(  )
A.甲叶中未遮盖铝箔的部分和乙叶变蓝色
B.甲叶中遮盖铝箔的部分和乙叶变蓝色
C.甲叶中遮盖铝箔的部分和丙叶变蓝色
D.甲叶中未遮盖铝箔的部分和丙叶变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如图为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瓶中加适量水后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加强,产生的______气体增多,从而使玻璃罩内幼苗的光合作用增强,说明此气体是光合作用的______.
(2)如果把漏斗和玻璃管都堵塞,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减弱,原因是______.
(3)将玻璃罩内叶片取下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
(4)该装置在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罩内壁会出现许多水珠,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作用,植物体失水的门户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解答题

一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小球藻(一种水生藻类植物)放在一只玻璃容器内,使之处于气密封状态,实验在保持适宜温度的暗室中进行,并从第5分钟起给予光照.实验中仪器记录了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结果如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0-5分钟之间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
(2)给予光照后氧气量马上增加的原因是______.
(3)在5-20分钟之间,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少,这是因为______.
(4)加入少量的碳酸氢钠(NaHCO3)溶液后,氧气产量呈直线上升,这是因为______.
(5)加入(NaHCO3)溶液后,平均每分钟产生______摩尔的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要善待地球,从身边小事做起。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就地焚烧垃圾B.提倡使用布袋购物
C.常使用一次性筷子D.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现在国家大力提倡退耕还林,种花养草,美化,绿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请写出(3—4)条植物对生物圈和人类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