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下列行为都是为了解决某些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哪一项措施最容易导致相反的效果(  )
A.建设核电站,减少燃煤发电
B.不断制造效力更大的杀虫剂和农药
C.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分析 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在保护环境的时候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

解答 解:A、燃煤发电会放出大量的浓烟污染环境,建设核电站,就可解决燃煤发电产生废气的问题,因此A措施不会形成相反的效果.
B、长期使用高效杀虫剂和农药不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容易使害虫形成强的抗药性.故B措施会造成相反的效果.
C、利用秸秆生产沼气,即减少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又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故C措施不会导致相反的效果.
D、人口的增多以及人类的活动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要寻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办法,以减少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因此D措施不会形成相反的效果.
故选:B

点评 平时多注意环保知识的积累,多关注环保的一些方式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相对来说以下各项中,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的历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使用火B.产生语言C.使用并制造工具D.群体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暑假,小明从福州到拉萨游玩,出现了头晕、乏力、眼睛经常发黑等一系列高原反应,主要原因是(  )
A.温度太低,保暖工作没做好B.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
C.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减少D.营养补充不及时,能量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是观察小鱼尾鳍的血管时显微镜视野中的血流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管中血流速度一样B.①是毛细血管
C.②是动脉血管D.③是静脉血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依次是(  )
A.蛋白质、脂肪B.蛋白质、糖类C.糖类、维生素D.糖类、脂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是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我们的眼睛里被称为“黑眼珠”的部分是4(填图中数字),称为“白眼球”的部分是指巩膜(填相应结构的名称).
(2)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就容易造成近视,这时图中[2]的特点是曲度变大(变大、变小).
(3)远视眼应配戴凹(凸、凹)透镜进行矫正.
(4)有一失明患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好无损,原因之一可能是图中[10]视神经发生了病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据卫纪委网站消息,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2017年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2017年1月,全国(不含港澳台)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82019例,死亡1121人,其中,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数192例,死亡数79人.与2016年12月份数据相比,2017年1月的H7N9疫情明显上升.据国家疾控中心网站介绍,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产染病,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1)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引起禽流感的病原体.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患H7N9禽流感的禽类属于传染源.
(2)从预防传染病措施看,对临床确诊为H7N9型禽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这属于控制传染源;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如果成功研制H7N9型禽流感疫苗,人们可通过注射疫苗来提高对该病的免疫能力.在此过程中,注射进入人体的疫苗作为抗原,当疫苗进入人体后,受到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抗原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它能够参与病毒的清除,这种由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力功能称为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哪种植物所代表的类群最早出现(  )
A.水绵B.葫芦藓C.金花茶D.油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老师上课提问,用手指向小明的一瞬间右臂伸肘,请问老师右臂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分别处于怎样的状态(  )
A.都舒张B.都收缩C.收缩舒张D.舒张收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