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家蚕的发育过程中,能吐丝的时期是(  )
A.B.C.D.

分析 家蚕属于昆虫,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常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解答 解:图中A是蛹,B是幼虫,C是受精卵,D是成虫.
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春蚕吐丝”主要是幼虫发育后期吐丝作茧,化为不食不动的蛹,蛹过一段时间羽化为成虫.家蚕的发育过程中,能吐丝的时期是幼虫.
故选:B.

点评 熟知昆虫的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生活中有许多现象与生物知识有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超市里专用的饺子面粉包成的饺子,吃起来特别有“筋道”,这是因为这种面粉里“面筋”的含量高.“面筋”是种子成分中的蛋白质
B.我们在餐桌吃的豆芽主要是胚芽发育来的
C.炸油条要用到面粉和花生油,它们分别来自小麦的胚乳、花生的子叶
D.西瓜甘甜可口,是清凉解渴的佳品.西瓜瓤是由母本的子房壁发育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描述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和对应的目的,其中正确的是(  )
A.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光线强弱
B.在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目镜
C.转动转换器--调换不同倍数的目镜
D.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使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正中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所示的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A是蚯蚓的环带,由此可以判定B端是蚯蚓的后端.
(2)甲和乙从外部形态看部分“节”,但甲属于环节动物,其运动靠刚毛完成,乙的运动器官是足和翅.
(3)图丙中标号②是气囊,其功能是可辅助呼吸,丙飞行能力强,请写出两点其适应飞行的特点①家鸽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②前肢变成翼,和尾上生有若干排大型的正羽,排列成扇形,适于飞行生活..
(4)图丁中鱼类呼吸时由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与由口流入的水相比,气体成分的变化是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5)以上属于恒温动物的是丙图所示动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动物中,身体结构呈辐射对称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各组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细胞核--遗传信息库B.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C.液泡--呼吸作用的场所D.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某地的同一地层中,找到了几种生物的化石.对于这几种生物的推论最合理的是(  )
A.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近B.它们的身体结构相似
C.它们的食物种类相似D.它们的生存年代相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鄂州市九年级上10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雏鹰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的三个装置: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完全相同.

(1)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

(2)把植物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分别将甲、乙、丙的叶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 ,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3)甲、乙、丙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入碘液,叶片不会变蓝的是

(4)如果把上个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中培养液的水分分别减少了100mL、95mL、95mL.通过对甲、乙、丙中培养液减少的缘故对比分析,说明甲培养液比乙、丙培养液多减少的水分用于了植物的

(5)根据甲、乙两组实验得出结论,应用与温室里的植物栽培,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云南省腾冲市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变形虫 B.草履虫 C.珊瑚虫 D.酵母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