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 | 实验材料 | 唾液 | 清水 | 处理方法 |
1 | 馒头碎屑 | 2毫升 | 0毫升 | 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 |
2 | 馒头碎屑 | 0毫升 | 2毫升 | 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 |
3 | 馒头块 | 2毫升 | 0毫升 | 不搅拌,直接放入37℃温水中 |
分析 本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1号试管和2号试管,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另一组是1号试管3号试管,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目的是探究牙齿和舌在淀粉消化中的作用.
解答 解: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能够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促进化学性消化的进行.
(1)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使馒头在口腔中变甜.
(2)1号试管与2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说明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唾液中含有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唾液淀粉酶,1号试管遇碘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2号试管遇碘变蓝,原因是淀粉遇碘变蓝色,说明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
(3)1号试管3号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4)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在体温下催化作用最强,因此在实验中应将实验装置放在37℃左右的温水中;
(5)1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2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3号试管中加入了唾液,但馒头没有切成碎屑,也没有进行搅拌,馒头与消化液的混合不充分,淀粉没有被充分消化,因此部分变蓝色.
(6)通过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比较可知,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比较1号试管3号试管可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够促进淀粉的消化.故实验结论是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的分泌都有关系.
(7)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对照实验,探究实验的变量具有唯一性.
故答案为:
(1)唾液淀粉;麦芽糖;
(2)1、2;
(3)1、3;
(4)酶在37℃下催化作用最强;
(5)1
(6)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
(7)变量唯一
点评 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的方法步骤.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 | B. |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 ||
C. |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 D. | 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降低贮存温度,减少氧气的含量 | B. | 适当提高温度,并增加氧气的含量 | ||
C. | 提高贮存温度,减少氧气的含量 | D. | 降低贮存温度,增加氧气的含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米勒实验证明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从无机物到小分子的有机物是完全可能的 | |
B. | 蚯蚓、泥鳅和蛇都是长圆柱状体形,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较近的亲缘关系 | |
C. | 马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排列相似,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 |
D. | 苔藓植物没有输导组织,而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可见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趋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