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三种处理.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试管实验材料唾液清水处理方法
1馒头碎屑2毫升0毫升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
2馒头碎屑0毫升2毫升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
3馒头块2毫升0毫升不搅拌,直接放入37℃温水中
(1)上述试验中,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是口腔中唾液里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的缘故.
(2)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1、2两组作对照.
(3)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其对照为1、3.
(4)实验装置要放入37℃温水中处理的原因是酶在37℃下催化作用最强.
(5)5~10分钟后取出三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发现1号试管中的馒头遇碘后不变蓝.
(6)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系.
(7)为了增强对照实验的说服力,科学实验中一定要求控制变量唯一.

分析 本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1号试管和2号试管,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另一组是1号试管3号试管,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目的是探究牙齿和舌在淀粉消化中的作用.

解答 解: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能够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促进化学性消化的进行.
(1)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使馒头在口腔中变甜.
(2)1号试管与2号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说明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唾液中含有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唾液淀粉酶,1号试管遇碘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2号试管遇碘变蓝,原因是淀粉遇碘变蓝色,说明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
(3)1号试管3号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4)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在体温下催化作用最强,因此在实验中应将实验装置放在37℃左右的温水中;
(5)1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2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3号试管中加入了唾液,但馒头没有切成碎屑,也没有进行搅拌,馒头与消化液的混合不充分,淀粉没有被充分消化,因此部分变蓝色.
(6)通过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比较可知,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比较1号试管3号试管可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够促进淀粉的消化.故实验结论是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的分泌都有关系.
(7)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对照实验,探究实验的变量具有唯一性.
故答案为:
(1)唾液淀粉;麦芽糖;
(2)1、2;
(3)1、3;
(4)酶在37℃下催化作用最强;
(5)1
(6)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
(7)变量唯一

点评 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的方法步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
A.直立行走B.使用工具C.使用语言D.大脑发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当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之间发生了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气体含量的变化是(  )
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D.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一个新生命的起点开始于受精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依据呼吸作用的过程,我们在贮藏水果、粮食的时候,为降低呼吸作用,延长贮存时间,采用的正确方法是(  )
A.降低贮存温度,减少氧气的含量B.适当提高温度,并增加氧气的含量
C.提高贮存温度,减少氧气的含量D.降低贮存温度,增加氧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14.宠物上街时喜欢在小树旁排尿,因为动物的粪尿是很好的肥料×(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蚕丝被是以天然蚕丝为原料制作的丝绸制品,具有优良的保暖、透气、吸湿、柔软等特性.那么蚕吐丝在什么时期(  )
A.幼虫B.C.D.成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生命的诞生与进化经过了极其漫长而又坎坷的历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米勒实验证明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从无机物到小分子的有机物是完全可能的
B.蚯蚓、泥鳅和蛇都是长圆柱状体形,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较近的亲缘关系
C.马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排列相似,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D.苔藓植物没有输导组织,而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可见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