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下面是某校学生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的实验,请回答:
(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②①③④.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物镜 对准通光孔
③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2)制作临时装片时,最开始应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染色时,用碘液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处理,这样在显微镜下观察时,物像清晰.
(3)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见视野如下图.转动转换器,换40×物镜后可发现视野变暗(填“明”或“暗”),且细胞数目减少.
(4)上述操作中,发现视野中有污物B存在.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换上40×物镜后,污物仍不动.但换上16×目镜后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目镜上.

分析 (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前要对光,对光时,首先转动转换器,转动遮光器,然后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视野,此时说明对好光了.显微镜呈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2)制作临时装片时,最开始应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加该液体的目的是使细胞保持正常状态;染色时,滴加的液体是稀碘液.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少、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多、越小.

解答 解:(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前要对光,对光时,首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把一个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然后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视野,此时说明对好光了.所以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②①③④;
(2)制作临时装片时,最开始应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加该液体的目的是使细胞保持正常状态;染色时,滴加的液体是稀碘液,并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另一侧吸水,滴加该液体的目的是细胞染上颜色便于观察;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少、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多、越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窄,透光量变少,视野就会变暗,反之,越亮.综上所述,把低倍物镜转化成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4)我们视野中能看到污点的位置只有目镜、物镜、与玻片标本,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换上40×物镜后,污物仍不动.就排除了污点在物镜与玻片标本上的可能,但换上16×目镜后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只能是在目镜上了.
故答案为:(1)②①③④;(2)生理盐水; 碘液;(3)暗;减少; (4)目镜.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熟悉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成像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地球之肾”之称是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水渠生态系统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该夫妇生出一个白化病孩子的可能性是(  )
A.0B.25%C.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实验探究题:
人工孵化鸡卵
实验目的:探究鸡卵孵化的外界条件
材料和用具:受过精的鸡卵、胶水、孵化箱
实验方案:取数量相等的三组受过精的鸡卵,甲组放在胶水里泡一下,乙、丙两组不泡,把甲、乙两组同时放到孵化箱中孵化,丙组放在室内自然条件下,每隔两天翻动一次.经过21天左右.请你设想:(1)结果:经胶水泡过的甲组受精鸡卵不能孵出小鸡;
没有泡过胶水的乙组受精鸡卵能孵出小鸡;
没有泡过胶水的丙组受精鸡卵不能孵出小鸡.
(2)分析原因:受精卵的孵化,胚胎的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泡过胶水的甲组受精鸡卵中的胚胎不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未放入孵化箱且没有泡过胶水的丙组受精鸡卵中的胚胎由于温度太低,所以都不能继续发育.
(3)上述三组实验中的对照组是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我是人体内一个长得像小蝌蚪的细胞,我和上亿个同伴竞争,穿过重重阻碍终于在一个狭窄的管道里与卵细胞相遇并结合成一个新的细胞,我们开始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最终在一个宽敞的房子里住下来,开始发育…请回答:
(1)“我”指的是精子,产生“我”的器官是睾丸.
(2)“狭窄的管道”指的是输卵管,结合成“新的细胞”的过程叫做受精.
(3)“宽敞的房子”指的是母体的子宫.
(4)人出生的发育,通常是指从胎盘到脐带的发育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DNA上的任何一个片段都可成为基因 
②若一对基因为Dd,则D和d分别位于一对染色体上
③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一个DNA分子,每个分子都含有一个基因
④基因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⑤生物体的某一性状往往由一个基因控制
⑥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
A.②⑥B.①②C.③④D.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北京猿人属于人类进化的哪个阶段(  )
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血液循环就是血液一直在血管里循环流动的过程.×.(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表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过程中,请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实验处理
试管步骤
123
加入的物质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馒头块+2毫升唾液
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保温37℃水浴10分钟37℃水浴10分钟37℃水浴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2滴2滴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1号试管和3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其中1号试管为对照组.
(2)若以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的变量是唾液,实验组为2号试管.
(3)加入碘液振荡后不变蓝色的为1号试管,因为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麦芽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