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甲→丁→乙→丙 | B. | 丁→甲→丙→乙 | C. | 甲→丁→丙→乙 | D. | 丁→甲→乙→丙 |
分析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①首先是对光;②放置玻片标本;③观察;像的移动方向和物的移动方向相反;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视野变暗;使像更加清晰转到细准焦螺旋.
解答 解: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①是对光,眼睛注视目镜内,同时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白亮的视野;②放置玻片标本,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玻片,防止玻片被压破.③当可以看到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看到图丁.④显微镜呈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细胞物像位于视野右方,要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应向左方移动,因此玻片应向右方移动,看到图甲.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暗,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但细胞数目越少.所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可以看到体积较大的细胞图丙;像如果不清晰,转到细准焦螺旋使像更加清晰看到图乙.故几幅图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顺序依次是丁→甲→丙→乙.
故选:B
点评 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中考考查的热点问题,相关问题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好.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 |
B. | 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 |
C. | 显微镜下可见酵母菌有明显的液泡 | |
D. |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的所有非生物因素 | |
B. | 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着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 |
C.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 |
D. |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碘液、生理盐水 | B. | 生理盐水、自来水 | C. | 自来水、生理盐水 | D. | 清水、碘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