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 B. |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 ||
C. |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 D. |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
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可以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解答 解:A、草木皆兵,是生物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
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是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C、螳螂捕蝉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成语“螳螂捕蝉”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项目 | A | B | C | D | E |
加无污染河水的量 | 1升 | 1升 | 1升 | 1升 | 1升 |
加7号废电池的数量 | 不加 | 2节 | 1节 | 2节 | 2节 |
加满江红的数量 | 不加 | 不加 | 不加 | 15克 | 30克 |
放同样大小的小鱼的数目(条) | 2 | 2 | 2 | 2 | 2 |
平均小鱼存活的时间(天) | 15 | 3 | 5 | 8 | 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试管 | 加入物质 | 温度/℃ | 时间/分钟 | 加入碘液 |
1 | 淀粉糊+唾液 | 37 | 5 | 不变蓝 |
2 | 淀粉糊+胃液 | 37 | 5 | 变蓝 |
3 | 淀粉糊+唾液 | 0 | 5 | 变蓝 |
A. | 对比1和3,得出唾液在适宜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 |
B. | 对比1和2,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 | |
C. | 对比2和3,得出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温度 | |
D. | 分析1试管,可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