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如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有的生物合在一起可以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2)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越丰富,数量越多,其生态平衡的稳定性越好,这是因为食物关系越复杂的生态系统,其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3)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D.
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
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
C.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植物正常生长,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

分析 图示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中a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b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c表示捕食关系、d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ef表示动植物的遗体等被分解者利用、g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解答 解:(1)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图中所有的生物合在一起可以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3)A、碳元素内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被动物摄食,并使得能量流入动物体内,A正确;
B、由图形分析已知,a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b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d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g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B正确;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进行,C正确;
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植物正常生长,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D错误.
故答案为:(1)(生物)群落;(2)自动调节;(3)D.

点评 本题考查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哪些条件?某同学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综合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将你处理后的装置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四片叶子取下,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3)清洗后,分别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下列选项中变成蓝色的是A、D、F
A.甲叶未覆盖铝箔的部分    B.甲叶覆盖铝箔的部分
C.乙叶     D.丙叶的绿色部分        E.丙叶的白斑部分      F.丁叶
(4)本实验中有 3 组对照实验:乙叶和丁叶形成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甲叶和丙叶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体.
(5)牵牛花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分是通过植物蒸腾作用所产生的拉力运输到叶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暴露在空气中的食品比真空包装的食品容易腐败变质;生猪肉比煮熟的猪肉容易腐败变质;加盐腌制的鱼比鲜鱼存放时间长.
(1)通过上述资料,你提出的问题是:①暴露在空气中的食品比真空包装的食品容易腐败吗?②生猪肉比煮熟的猪肉容易腐败吗?③新鲜的鱼比用盐腌制的鱼更容易腐败吗??
(2)根据你提出的问题,请你作出相应的假设:)①暴露在空气中的食品比真空包装的食品容易腐败;②生猪肉比煮熟的猪肉容易腐败;③新鲜的鱼比用盐腌制的鱼更容易腐败..
(3)小亮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取三支试管,编号并做以下处理:
试管编号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
处理方法加入新鲜的肉汁,置于30℃环境中加入新鲜的肉汁并煮沸,置于30℃环境中加入新鲜的肉汁并煮沸,置于0℃环境中
本方案中1号试管能与2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3号试管能与2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4)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认为最先发出臭味的是1号试管,最后发出臭味的是3号试管.
(5)通过上述实验可知,在低温条件下保存食品的时间较长,因为在这种温度下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
(6)通过上述探究实验,请你写出两种保存食品的方法.巴氏消毒法和腌制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列选项中,哪个条件不需要(  )
A.适宜的温度B.一定的水分C.充足的光照D.充足的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人体如果缺乏某种营养成分,会患相应的疾病.请正确连接下面的对应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为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区域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使用杀虫剂1后的第六年,害虫适应了具有杀虫剂的环境,这种适应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当第七年使用杀虫剂2时,害虫由于不适应改变了的环境而大量死亡,经过再次积累,新的有利变异(填“有利变异”或“不利变异”)重新适应时间(年)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神经元B.神经C.脑和脊髓D.神经中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是(  )
A.苔藓植物B.藻类植物C.蕨类植物D.被子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E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某些成分,①②③④表示生物的某些活动.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以看出:碳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参与物质循环.碳元素通过光合作用(生理过程)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体.
(2)图中E代表的生物组成成分是分解者,它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等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
(3)图中和过程①本质相同的有③④.(填数字)
(4)在物质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5)化石燃料的燃烧为人类提供了能源,也导致了环境污染,同时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造成了温室效应现象的发生,加剧了全球变暖的趋势.开发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的最佳途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