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护士给病人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是(  )
A.主动脉B.毛细血管C.静脉D.体动脉

分析 人体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如表:

血管类型功能分布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度
动脉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较厚、弹性大较小
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数量多,分布广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最慢
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较薄,弹性小较大

解答 解:动脉血管压力太大,抽血以后不容易止血,毛细血管一般比针头还细、血量少,且流动最慢,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因此在抽血和输液(俗称打吊针)时,医生把针刺入静脉血管.所以,“护士给病人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内蒙古八年级上月考一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同学为了认识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下图,请据此回答:

(1)在安置好装置之后,利用酒精灯和其他仪器将试管内的肉汤煮沸,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A试管与B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

(3)肉汤将会腐败的试管是:__________。

(4)此实验可以证实:细菌不是 的,而是由 产生的。这一结论最早是由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出,他被称为“ ”。

(5)实验中,澄清内汤为细菌的生活提供了水和 ,除此之外,细菌的生活还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判断题

19.如果自然界中森林大面积减少,那么,大气中的氧就会不断地增多.×(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瑞士化学家米勒因合成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4年,美国在意大利的许多士兵因使用DDT来扑灭传染斑疹伤寒流行病人身上的虱子而避免丧生.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评价说:“单独从疟疾病看,DDT可能拯救了5000万生命.”但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表明,DDT是一种难降解的有毒化合物,进人人体内可引起慢性中毒.我国已于1983年停止生产和使用.
(1)在过去,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了B
A.DDT是挥发性物质           B.DDT已加入全球性的物质循环
C.考察队将DDT带到了南极     D.南极动物也偶尔到施用农药的地区寻食
(2)表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几种生物体内的DDT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DDT含量(μg/mL)0.000050.50.00520.0475.5
名称海水生物A生物B生物C生物D生物E
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是B→D→A→C→E.
a.生产者是B,次级消费者是A.
b.在该生态系统中,从第一营养级到最高营养级,生物个体数目是如何变化的?生物体内DDT浓度是如何变化的?生物个体递减,DDT浓度递增.
c.南极海洋生态被破坏的原因是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为桃花受精过程示意图,其中将发育成桃子可食用部分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如表是人体肾单位中三种液体的某些物质的相对含量
比较项目ABC
909896
尿素0.030.031.80
无机盐0.720.721.10
葡萄糖0.100.100.00
蛋白质8.000.030.00
(1)表指出A、B、C中分别是血浆、原尿和尿液.
(2)如果在C中出现红细胞,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球.
(3)如果在C中出现葡萄糖,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相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
A.甲是生产者
B.丙不是消费者
C.丁是分解者
D.根据吃与被吃的关系只有1条食物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动态的和相对的平衡.√(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人听到声音需要以下结构的参与,声波进入耳并引起听觉的正确顺序是(  )
①鼓膜  ②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③外耳道  ④听觉神经  ⑤听小骨  ⑥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A.③⑤①④②⑥B.①③②⑤④⑥C.①③⑤②④⑥D.③①⑤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