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请解释“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原理.
(1)在实验之前,把盆栽天竺葵入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在进行光照之前,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的目的是
 

(3)光照数小时后,撕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加热的目的是
 
;需要“隔水”的原因是酒精燃点低,直接加热不安全.
(4)从酒精中取出叶片,漂洗干净后,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
 

(5)观察现象之前,用清水冲洗掉碘液的目的是
 
考点: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专题: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在实验之前,把盆栽天竺葵入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2)在进行光照之前,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的目的是作对照实验.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
(3)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光照数小时后,撕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4)碘遇到淀粉变蓝色.从酒精中取出叶片,漂洗干净后,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5)观察现象之前,用清水冲掉碘液的目的是碘液本身有颜色去掉碘液颜色的干扰,便于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使实验现象明显
故答案为:
(1)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2)作对照实验;
(3)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4)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5)使实验现象明显.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关于体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到达44℃左右时,身体抵抗力增强
B、人体产生的能量全部用于保持体温
C、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身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
D、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细菌和酵母菌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细菌与酵母菌的主要区别是:只有[
 
]
 
,而没有真正的
 

(2)酵母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无
 
.酵母菌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3)单个的细菌和酵母菌可以称为生物是因为
 

(4)乳酸菌是细菌,主要用在制作
 
;酵母菌主要用在制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自制酸奶的活动中,甲乙两同学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请分析这两个制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需要清洗烧杯等实验器材,并对牛奶煮开处理,其目的是
 

(2)冷却后,加入酸奶是为了
 

(3)你推测甲、乙两组试验中的玻璃瓶在30℃的条件下放置4-6小时后最有可能制成酸奶的是
 
,这是因为酸奶的制作需要在
 
的条件下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某处肌肉中的血液流动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A表示
 
血管,C表示
 
血管.
(2)当血液流经C时,d
 
进入肌肉组织的细胞,e
 
进入毛细血管,完成肌肉组织中的气体交换.
(3)b的成分是
 
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设置图中装置探究食品的保鲜方法.图中试管、玻璃管、棉花都经过了灭菌.甲、乙两装置放置在室温下一周后,甲试管中的肉汤变质.
(1)探究开始时,该小组作出的假设是
 

(2)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取甲试管中的变质肉汤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但视野较暗,将视野调亮的方法有
 

(3)实验探究后,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是
 
;根据该小组的结论,写出保存剩饭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2014年3月31日是第1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行为,请据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
(1)当你在通过人行横道看到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经过眼球[
 
]
 
的调节(折射),刺激[
 
]
 
上对光敏感的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
 
]
 
传递到[
 
]
 
形成视觉.
(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要等到救护车过后方能择机行走,急救车的“鸣笛声”首先刺激[
 
]
 
产生振动,振动经传达到[
 
]
 
处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最后在[
 
]
 
形成听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要求广大市民和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共同营造干净、整洁的环境.如,养成不随地吐痰、饭前洗手的好习惯,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三个方面看,前者是为了
 
,后者是为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正常人的体细胞中共有46条染色体,其中有
 
对常染色体和1对
 
体,女性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基因组成可表示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