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舌尖上的食物,味蕾上的健康”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下列做法,没有做到合理膳食的是( )
A. 食物多样,粗细搭配 B. 青少年应多吃肉类,少吃含淀粉丰富的米面等食物
C.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D. 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生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蛔虫的身体有口无肛门
B. 蝗虫有2对翅和3对足
C. 蜗牛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起保护作用
D. 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蚯蚓可作为动物的饲料。蚯蚓的体内含有人和动物体内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亮氨酸,其次是精氨酸和赖氨酸等。将蚯蚓用于畜牧业和渔业中,据初步报道,每只猪每天喂给100~200 g的蚯蚓,每天可增重0.25~0.5 kg;而不喂蚯蚓的生猪,每天增重仅0.15~0.35 kg。如用它喂养鲫鱼,成活率达99%~100%,增长率达38%~59%。蚯蚓可作为中药,它能治疗哮喘病;有清热解毒的功用;它的水浸出液具有麻痹知觉的作用;蚯蚓的酒精提取物有降压作用;此外蚯蚓还有镇痉、利尿和治外伤炎症等功效。蚯蚓是改良土壤的能手。蚯蚓能加速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加强土壤中的水肥,增强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加强土壤内的气体的通透性;促进气体交换,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和作物根系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蚯蚓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现。蚯蚓可用来处理造纸厂的污泥,以及酒厂和畜禽水产品加工厂的废物和废水;还能利用蚯蚓来处理城市垃圾。
(1)蚯蚓属于哪一类动物?这一类动物具有的特征有哪些?_________
(2) 蚯蚓为什么能作为动物的饲料?_______
(3) 蚯蚓在消除环境污染方面有哪些突出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 B. 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不依赖人
C. 生态农业就是农田生态系统 D. 生态农业是一种自然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生物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分类完全按照生物的外形来划分
B.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划分
C. 生物分类对于研究生物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有帮助
D. 生物分类中,所有的生物都处于同一个等级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顺序是( )
①蛋白质 ②淀粉 ③脂类 ④无机盐 ⑤纤维素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相关知识后,甲、乙、丙三位同学为“探究环境条件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据表分析回答问题:
学生名称 | 装置标号 | 温度(℃) | 湿度 | 光照 | 种子数 | 萌发率(%) |
甲 | A | 25 | 潮湿 | 有光 | 100 | 96 |
B | 4 | 潮湿 | 有光 | 100 | 0 | |
乙 | C | 25 | 干燥 | 无光 | 100 | 0 |
D | 25 | 潮湿 | 无光 | 100 | 98 | |
丙 | E | 25 | 潮湿 | 有光 | 5 | 100 |
F | 25 | 潮湿 | 无光 | 5 | 100 |
(1)表格中甲同学实验设计的目的是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相比,明显的不足之处是种子数量太少,这样做不科学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
(3)在适宜的条传下,表格中A、D两组中,种子萌发一段时间后生长较旺盛的一组是______(填字母);两组中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种子萌发过程中 ___________ 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植物体的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高,防护越严格)。患者一旦感染埃博拉,即便在治愈之后,病毒依然能够在精液、眼内液、母乳和脊髓液中存留好几个月。结合所学知识选出正确的选项
A. 埃博拉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染色体组成
B. 埃博拉病毒寄生于动物细胞,生活方式为异养
C. 与动物细胞相比,埃博拉病毒最显著的特征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埃博拉病毒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