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叫做肾单位,它由图中的③④⑤(填番号)组成.
(2)④内的液体称为原尿,是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的,它与血浆相比,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3)结构⑤的名称是肾小管,当④内液体流经⑤时,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重新吸收送回血液.
(4)某同学做尿常规化验时,发现尿液中有血细胞,医生初步判断出现问题的结构可能是肾小球.

分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3)图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

解答 解:(1)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两部分肾小体和⑤肾小管,而肾小体由③肾小球和④肾小囊两部分组成.因此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叫做肾单位,它由图中的③④⑤(填番号)组成.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④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④内的液体称为原尿,是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的,它与血浆相比,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3)结构⑤的名称是肾小管,“当④内液体流经⑤时”,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重新吸收送回血液.
(4)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某同学做尿常规化验时,发现尿液中有血细胞”,医生初步判断出现问题的结构可能是肾小球.
故答案为:(1)肾单位;③④⑤
(2)原尿;肾小球的过滤;大分子蛋白质
(3)肾小管;葡萄糖
(4)肾小球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尿的形成过程以及正确识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研究小组利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探究实验,表是该小组的实验结果记录:
组别
处理方法破坏蝌蚪的甲状腺不做任何处理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
实验结果停止发育正常发育成
青蛙
提前发育成苍蝇般大小的青蛙
甲组后来又在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蝌蚪又能继续发育.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
B.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能影响蝌蚪的发育
D.乙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面关于人体血液各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浆中含量最多的是水B.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C.血小板过多容形成血栓D.白细胞的数量减少可能体内有炎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温室效应是指全球(  )等气体的排放量增加,导致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时,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然后通过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图是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某项操作示意,实验现象是塑料袋内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挤压袋内气体到澄清石灰水前应将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
B.袋内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种气体是氧气
C.将袋内枝叶换成煮熟的种子,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D.实验中发现塑料袋内壁上有小水珠,这主要是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做法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
A.果树开花时,放养赤眼蜂等昆虫
B.春播时,花生早播要覆盖地膜
C.给作物浇水后,及时松土和除草
D.温室种植时,白天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目前采用的生物分类系统主要有7个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  )
A.界、门、纲、目、科、属、种B.界、科、门、纲、属、目、种
C.界、目、门、科、纲、属、种D.界、纲、门、科、属、目、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近视的是(  )
A.看书、写字时保持眼睛与书本间一定的距离
B.及时戴近视眼镜
C.坚持做眼保健操
D.不持续长时间用眼,注意休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