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0.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及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分析表(单位:克/100 毫升).请回答:
主要成分血浆原尿尿液
909896
葡萄糖0.100.100.00
无机盐0.720.721.10
尿素0.030.031.8
(1)原尿和血浆的成分相比,原尿中大分子蛋白质含量很少;若尿检中发现红细胞和大量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球出现了病变.
(2)原尿中含有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是因为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3)与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浆相比,经过滤的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

分析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解答 解:(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原尿和血浆相比,原尿中大分子蛋白质含量很少;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尿检中出现红细胞和蛋白质也原因可能是肾小球的通透性变大导致的,则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球.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了.
(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与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浆相比,经过滤的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
故答案为:(1)大分子蛋白质;肾小球;
(2)重吸收;
(3)大分子蛋白质.

点评 此题考查了尿液的形成,学生对这一块的知识点应详细记忆并要充分理解,对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的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更要牢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动物对人类有益的是(  )
A.赤眼蜂B.老鼠C.苍蝇D.菜粉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马铃薯俗称土豆,在有些山区,马铃薯是当地人一年中的主食.当地人用马铃薯块茎繁殖,收获的马铃薯通常储藏在地窖中.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马铃薯富含淀粉.人体摄入淀粉首先在口腔中通过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部分转变为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葡萄糖主要在小肠处被吸收进入血液.
(2)用马铃薯块茎繁殖后代属于无性生殖.
(3)地窖储藏马铃薯可减弱呼吸作用并防止马铃薯发芽.发芽的马铃薯能否食用?不能.
(4)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马铃薯萌发的条件,请你协助他们完成这一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马铃薯萌发是否需要充足的空气?
你的假设:马铃薯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制定计划:
①选取一个健壮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同且都带芽的两块.然后取两个较大的相同型号的培养瓶,编号为甲、乙,并装入适量的沙质土壤,仅留少许空间.
②将切好的两块马铃薯块茎分别埋人甲、乙两培养瓶的沙质土壤中,浇上适量的清水,然后拧紧甲瓶的瓶盖,乙瓶瓶口不加盖.
③将两培养瓶放人调好温度的恒温箱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瓶中马铃薯的萌发情况.
实验结果及结论:
I如果乙瓶的马铃薯萌发,另一瓶的不萌发,则马铃薯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Ⅱ如果甲瓶的马铃薯萌发,另一瓶的不萌发,则马铃薯萌发不需要充足的空气,并且空气对马铃薯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Ⅲ如果甲瓶与乙瓶的马铃薯都萌发,则空气对马铃薯萌发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物质中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A.糖类B.C.无机盐D.维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1]鼻腔.
(2)气体进行交换的单位是[4]肺泡,它的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毛细血管围绕着,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3)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5层细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

(1)写出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2)当血液流经a时,血浆中的大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及尿素等物质过滤到b中形成原尿.b中液体与血浆相比,除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外,其它成分相似.
(3)图中c 处的几个向上的箭头的含义是原尿中有用成分重吸收回血液,没有被重吸收进入血液中的液体流到f管中就形成了尿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观察如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上的ABC后应填写哪些生物名A:分裂B:分裂C:受精
(2)请把如图中的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补画完整.
(3)图中的“”代表一条染色体,A和a代表基因.
(4)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过程中,体细胞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5)人体的正常受精卵中含有46条染色体.
(6)母亲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雨后的小树木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树木、花草,利用根系和伸展的茎叶,为生存争夺着水分、养料、阳光和空间,蝗虫、蟋蟀贪婪地啃食着嫩叶,蝉在树梢处高声“鸣唱”,鸟儿叽叽喳喳间啄取着食物…
(1)在此生态系统中,树木、花草是生产者,蝗虫、蟋蟀、蝉、鸟…是消费者.
(2)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上述资料中没有介绍的成分是分解者.
(3)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人为因素对其影响最大.
(4)如果有一天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上首先死亡的将是绿色植物,这是由于光合作用需要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人体的血管共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