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 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 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
解答 解:(1)1号、3号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因此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1号、3号两组作对照.
(2)1号、2号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唾液,因此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1号、2号两组作对照.“3号试管中的馒头块既没有切碎,也没有搅拌”,起对照作用.
(3)1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2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3号试管馒头块与唾液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1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全部分解了.
(4)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系.
故答案为:(1)1号、3号
(2)1号、2号;对照
(3)1;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全部分解了
(4)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促进淀粉的消化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④⑤ | B. | ①④ | C. | ②③⑤ | D. | ①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昆虫用来保持体内水分的结构是外骨骼 | |
B. | 蚕宝宝身体柔软分节,因此家蚕属于环节动物 | |
C. | 鸟类的身体大都呈流线型,并有与肺相通的气囊 | |
D. | 哺乳动物体表被毛,具有恒温、胎生等特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叶片M绿色部分B变蓝,而非绿色部分A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 |
B. | 叶片N绿色部分D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 |
C. | 叶片M黑纸片C遮住的部分变蓝,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 |
D. | 叶片M绿色部分B变蓝,叶片N绿色部分D不变蓝,说明透明塑料袋阻隔了阳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二示玉米种子纵剖图,该剖面是沿图一所示[b]线刨开的 | |
B. | 在图二所示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蓝的部分是[2]胚乳 | |
C. | 图三是菜豆种子结构,胚的结构包括6、7、8、9四部分 | |
D. | 图一、三所示,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有果皮和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瓶号 | 种子所处的环境 | 实验结果 |
1 | 10粒相同种子,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 不萌发 |
2 | 10粒相同种子,放少量水,置于温暖处 | 萌发 |
3 | 10粒相同种子,放少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0℃) | 不萌发 |
4 | 10粒相同种子,放过量水,浸没种子,置于温暖处 | 不萌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