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荚膜较厚,有保护作用;2细胞壁有保护作用和支持作用;3未成形的细胞核DNA集中的区域,有遗传作用;4细胞质是生命活动的场所;5细胞膜紧靠细胞壁,能控制物质的进出;6鞭毛可以摆动,有鞭毛的细菌可以运动.
解答 解:(1)细菌与真菌都有[2]细胞壁和4细胞质、5细胞膜结构,细菌与真菌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细菌的遗传信息储存在3DNA中.
(3)图中的[1]荚膜和[6]鞭毛并非所有的细菌都有,但对细菌的生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1荚膜对细菌有保护作用.
(4)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故答案为:(1)4、5;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3
(3)1
(4)分裂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点关键是熟记细菌的结构.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在“膳食宝塔”中的位置 | 食物分类 | 每日摄取量 |
Ⅴ级 | 油脂类 | 小于25g |
Ⅳ级 | 豆类和奶类 | 100-150g |
Ⅲ级 | 鱼、禽、肉、蛋类 | 125-200g |
Ⅱ级 | 果蔬类 | 400-750g |
Ⅰ级 | 谷类 | 450-500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如图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所做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
实验过程: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并充分搅拌;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清水,并充分搅拌;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mL唾液,不搅拌。
将三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的变化。
实验结果:1号试管不变色,而2号试管和3号试管中的馒头可能变成 色。
结果分析:
1号试管中的馒头碎屑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变成了 。
2号试管中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 。
3号试管中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馒头块中的淀粉没被唾液彻底的消化,淀粉遇碘变蓝色。
实验结论:淀粉的化学消化是从 开始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