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在大脑的一定区域 | |
B. | 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口的同时捂耳 | |
C. | 要经常用尖东西掏耳朵 | |
D. | 不要长时间在有噪声的环境中,否则会造成听觉障碍 |
分析 如图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
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
听小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
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听神经,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
解答 解:A、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A正确.
B、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B正确.
C、平时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掏耳朵,否则易损伤鼓膜.C错误.
D、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不要长时间在有噪声的环境中,否则会造成听觉障碍,D正确.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保护鼓膜的措施及原因.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受精卵 | B. | 蛹 | C. | 幼虫 | D. | 蚕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现象 |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 尾脱落的平均 时间(天) | 尾脱落时的平均体长(cm) |
A组 | 4 | 7 | 26 | 0.7 |
B组 | 5 | 9 | 37 | 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按照生物的用途 | B. | 按照生物的数量 | ||
C. | 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 D. |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