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了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对比实验。
加入的物质 | 试管号 | |
1号 | 2号 | |
稀淀粉糊/mL | 2 | 2 |
新鲜唾液/mL | 2 | |
蒸馏水/mL | 2 | |
恒温处理(15分钟)/℃ | 37 | 0 |
碘液/滴 | 2 | 2 |
(1)人体消化道内淀粉的分解起始于______。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2)此实验运用了______的科学方法来探究问题。进行实验1和2,是为了______。
(3)其他同学看了该实验设计后,认为该方案有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______。
(4)该同学调整了实验的不足之处后,顺利完成实验,滴加碘液后,发现1号试管中溶液未出现蓝色,2号试管中变蓝色。请帮助他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
【答案】口腔 控制变量法 设置对照实验 试管1应该加入2毫升唾液,而不是2毫升蒸馏水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有影响
【解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1)淀粉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起点是口腔,淀粉在口腔的唾液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小肠内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因此,人体消化道内淀粉的分解起始于口腔。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2)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因此,此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方法来探究问题。进行实验1和2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
(3)本实验的变量是温度,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因此,其他同学看了该实验设计后,认为该方案有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试管1应该加入2毫升唾液,而不是2毫升蒸馏水。
(4)该同学调整了实验的不足之处后,顺利完成实验,滴加碘液后,发现1号试管中溶液未出现蓝色,因为温度适宜,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2号试管中变蓝色,因为温度过低,唾液淀粉酶未将淀粉消化。得出实验结论: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有影响。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蝗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捕捉它的最佳时期是成虫期
B. 蝗虫的成虫后翅很薄,适于飞翔,所以活动范围较大
C. 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给蝗灾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D. 蝗虫适应陆地生活的呼吸器官不是肺,而是开口于腹部的气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保护听力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 避免用尖锐的物品掏耳B. 遇到巨大声响时可以闭嘴堵耳
C. 外耳道进水要及时清理D. 嘈杂环境中不断调高耳机音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造成野生动植物濒临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B. 物种的退化
C.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对栖息地的污染和破坏 D. 自然灾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蛇的爬行运动是因为上帝原本就创造成这样子
B. 狼和鹿能迅速奔跑是两者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C. 田鼠打洞和夜间活动的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恐龙灭绝是因为它不适应变化的生存环境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4.20卢山7.0地震小学生李妍(A型血)因山崖落石而受伤血液呈喷射状,因流血过多医生立即进行救治.请问医生应该首先考虑给李妍输什么血型的血?如果没有这种血型的血还可以输入少量的什么血? 李妍是哪种血管受了伤?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 木质部导管 B. 韧皮部筛管 C. 分生组织 D. 机械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