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下列关于物质循环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
B.物质循环仅指碳循环
C.物质循环离不开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
D.植物从环境中吸收和利用的是无机物

分析 物质循环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中,完成一个循环过程,其特点是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物质循环包括氮、碳、水等循环.

解答 解:A、植物利用二氧化碳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二氧化碳进入有机(生物)环境,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所以碳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A正确.
B、物质循环包括氮、碳、水等循环,B错误.
C、细菌、真菌等分解者把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加以分解,C正确.
D、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D正确.
故选:B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物质循环的概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哪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光合作用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
A.普利斯特莱B.范.海尔蒙特C.希尔D.列文.虎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取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主要成分样本A(g•L-样本B(g•L-样本C(g•L-
900.0960.0980.0
无机盐7.211.07.2
蛋白质80.00.00.3
葡萄糖1.00.01.0
尿素0.318.00.3
(1)样本C是原尿,样本B是尿液,比较两者的成分,尿液不含葡萄糖.
(2)样本A和样本c中主要成分的变化,说明了肾小球的过滤作用;样本B和样本C中主要成分的变化,说明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若某人在多次尿检中,均发现尿液中含葡萄糖,可能是因为他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是米勒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烧瓶内注入的气体模拟的是原始大气,其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
(2)火花放电模拟的是原始地球的闪电.
(3)实验中,B瓶模拟是原始海洋.
(4)连续火花放电后,从活塞处取样,C烧瓶内的样品中含有的有机物是各种氨基酸.
(5)你认为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通过实验,米勒得出的结论是一定条件下,原始大气的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成有机小分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在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应该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在转动反光镜对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在“探究光照和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的实验中,选择生长状况相同的5株青菜幼苗并编上序号,分别放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见下表),每天定时观察5株青菜幼苗的生长状况.
青菜幼苗①号②号③号④号
条件环境光照充足,
适量浇水
遮光,
适量浇水
光照充足,
不浇水
光照充足,
大量浇水
请进一步探究,并思考下列问题:
(1)当探究光照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时,可选择①②(填序号)青菜幼苗进行比较,其中的实验变量是光照,起对照作用的是①号青菜幼苗.
(2)当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时,可选择①③(填序号)青菜幼苗进行比较.
(3)探究实验的关键是控制单一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是根尖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
①成熟区;  ②伸长区;  ③分生区;  ④根冠.
(2)图中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的是分生区;能使根向下伸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伸长区.
(3)具有保护根尖作用的结构是根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生态系统的成员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
A.榕树B.C.细菌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玉米种子萌发成幼苗B.月亮围着地球运动
C.柳枝在风中飞舞D.蜡烛燃烧时会有蜡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