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变态发育指动物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变态发育特指昆虫和两栖动物.
(2)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3)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4)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现象,向日葵的子粒常有空瘪的,最大的可能是传粉不足也就是由于植物开花时,由于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柱头没有接受到花粉而导致的.为了弥补传粉不足,人们常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
(5)图甲中,表示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图乙中,1子房壁、2珠被、3卵细胞、4胚珠、5子房.
解答 解:(1)A.昆虫的生殖方式同图甲所示,个体发育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错误;
B.爬行动物的生殖方式同图甲所示,个体发育中无变态发育而不是不完全变态发育,错误;
C.鸟类和哺乳类的生殖方式同图甲所示,发育过程中无变态现象,正确;
D.对图甲和图乙的叙述正确的是:图乙所示的生殖方式精子需要借助花粉管才能完成受精,并且是双受精,而不是与图甲相同,错误.
因此对图甲和图乙的叙述正确的是鸟类和哺乳类的生殖方式同图甲所示,发育过程中无变态现象,故选C.
(2)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看出,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因此传粉、受精后,图乙中的2(珠被)、3(受精卵)将来分别发育成种皮、胚.
(3)桃树一般用扦插方式培育新品种,“而玉米则是用播种法,农民常在雨后或将玉米种子充分浸泡后再播种”,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播种时常选用籽粒饱满的种子播种,是因为种子胚乳内贮存的营养物质,能保证种子正常萌发所需.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色的特性,因此通过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其成分主要是淀粉的方法是在浸软的玉米种子剖面上滴加碘液变蓝色.
(4)“植物开花期间,遭遇阴雨天,导致减产”,主要原因是传粉不足,因此要想达到增产的目的需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5)含钾的无机盐能促进淀粉的形成,因此玉米种子在成熟期,应该多施加钾肥,“以保证种子内有机物的积累.收获的玉米种子,为了延长储存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晒干.(列举一例措施)
故答案为:(1)C
(2)种皮、胚
(3)扦插;一定的水分;胚乳;在浸软的玉米种子剖面上滴加碘液变蓝色
(4)人工辅助授粉
(5)钾;晒干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陕西咸阳百灵中学八年级上9.21周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兔的牙齿有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和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B.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C.鱼鳃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
D. 家鸽每呼吸一次,要在肺和气囊中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蚯蚓走迷宫 | B. | ![]() 小鸟喂鱼 | C. | ![]() 大山雀喝牛奶 | D. | ![]() 黑猩猩摘取食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草原生态系统 | B. | 沙漠生态系统 | C. | 农田生态系统 | D. | 森林生态系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