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A
【解析】
试题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在食物链“丙→甲→乙→丁”中,若乙的数量增加,则甲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减少,丁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增加,丙的数量因甲的减少而增加.故选:A
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汶上县第一中学初二上期期末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果农在一棵果树上发现了一个大型的变异芽,不知它能否产生优良的新品种,为了验证其结果,果农设计了下列几套方案,你认为不可取的是( )
A.将变异芽小心取下进行“芽接”
B.让它长成枝条后再进行扦插
C.等它开花时进行套袋以利于自花传粉
D.等它开花时进行人工异花传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德州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真菌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图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图中的真菌和细菌是分解者
C.图中的绿色植物、兔、真菌和细菌可构成一条食物链
D.物质循环中两种重要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德州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活动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蓝布上,实验者先背对蓝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是 ( )
A.红色的 B.绿色的 C.蓝色的 D.黄色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宁津县第二中学初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三峡大坝建成并蓄水后,有些生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挽救这些生物,最好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
C.将受到威胁的生物易地保护
D.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宁津县第二中学初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内碳元素的最终来源是( )。
A.食物所含有机物中的碳 B.非生物界中的碳酸盐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生态系统中生产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宁津县第二中学初二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哪一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
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即墨长江中学初一上期期末测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材料分析(8分)
小明的妈妈从市场买回来一些新鲜的芹菜,可是放了一天,芹菜萎蔫了。小明想了一个办法,将芹菜分成甲、乙两份,甲用黑色的塑料袋装好扎紧放在室温见光处。把乙芹菜根放入一盆清水中,过了一天,小明发现乙芹菜变得硬挺了,而伸手去取甲袋内的芹菜时感觉到有些热,袋内壁有水珠,还发现芹菜仍然萎蔫并有些腐烂。
请帮小明作以下分析并完成有关设计:
(1)新鲜的芹菜变得萎蔫主要是因为植物通过 作用散失了
(2)萎蔫的芹菜,将根放到水里以后变硬挺了,是因为芹菜吸收了水分。其中根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茎内的 运输到叶。
(3)试解释“手伸进甲袋取芹菜感觉有点热“的原因:
。
(4)小明同学在打开甲袋之前,将甲袋内气体通过一根小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 ,原因是
(5)如果把一根燃烧着的蜡烛迅速放到甲袋之内,蜡烛熄灭,说明芹菜呼吸作用吸收了 。
(6)芹菜植物体由小长大,构建植物体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植物的
制造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即墨长江中学初一上期期末测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这句话表明( )。
A.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
B.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C.生物体能够繁殖自己的后代
D.生物体能够适应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