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汕头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俗语说“谷雨前后,种瓜种豆”。请问下列因素中,与一粒健全、饱满的西瓜或大豆种子萌发关系不大的外界因素是
A.空气 B.阳光
C.水分 D.适宜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汕头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片森林中,对于某一棵树来说,影响其生存的环境是
A.阳光、空气、水分 B.森林里的动物
C.森林里的其它植物 D.非生物因素和其它生物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上段考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动植物体表都有保护组织在起作用 B. 植物体内起运输作用的是分生组织
C. 机械组织主要分布在茎尖和根尖上 D. 西瓜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上段考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
A. 细胞数目增多 B. 细胞体积增大
C. 遗传物质会发生变化 D. 形成不同的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上段考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是苏东坡的诗句。产于我国南方的荔枝很甜,是因为其果肉细胞内糖含量很高。这些糖分存在于果肉细胞哪个结构中
A. ② B.④ C.⑤ D.③
(2)植物细胞中,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是哪个结构
A. ① B.④ C.② D.③
(3)两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标号③能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B. 标号⑦能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C. 标号⑤内含有的物质是细胞液 D. 标号⑥是新陈代谢的场所
(4)动、植物细胞模式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⑥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B. ⑤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C. ④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 ②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5)上述两种细胞结构示意图中,能使细胞内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的结构是
A.③ B.⑦ C.⑥ D.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上段考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其中不相符的是
选项 | 操作 | 目的 |
A | 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 | 调节光线强弱 |
B | 转动转换器 | 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
C | 转动细准焦螺旋 | 使物像更清晰 |
D | 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 使视野左上方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2017中考生物专项训练(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得的光和热,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其中种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类群,我们所熟悉的花生就是其一。
(一)花生种子的主要结构是由 发育来的,其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由 提供。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环境条件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据表分析
培养瓶编号 | 种子的数量(粒) |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 |
① | 10 | 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 | 20℃ |
② | 10 | 培养瓶底部无水 | 20℃ |
③ | 10 | 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 | 0℃ |
④ | 10 | A | 20℃ |
若选取①和③进行对照实验,则实验的变量是 ;若探究“空气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表中A处的操作应为 ;若探究“水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需选取①和②为对照实验,请改正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 。
(二)植物种子萌发成幼苗后,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制造有机物,在满足植物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1)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有 。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d点产生的原因与甲图中结构 (填数字)的部分关闭有关,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 。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点分别是乙图中的 (填字母)。
(2)为了进一步探究花生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
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 ______移动;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 ,说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