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区别是;是否有 组成的 。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一只手紧握另一只手的手腕部位,然后被握的手做握拳、张开动作,反复几次,发 现手背上的“青筋”突起,“青筋”实际是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或静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___]感受器→[B]___→[___]神经中枢→[D]___→[___]效应器。
(2)若某患者只是D处受损,用针刺A处,是否有感觉?___。是否能正常运动?___。
(3)被针刺伤后,疼痛的感觉形成于___;以后见到针会有意识的躲避,此反射类型属于___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是有利于 ( )
A.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B. 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气体的过滤、温暖和湿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蜥蜴的尾部受到外界刺激时,能够自行脱落。断尾能自主弹跳和扭动,从而转移捕食者的注意力,为自身逃跑争取时间。
(1)蜥蜴属于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_纲。蜥蜴断尾现象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从行为的获得途径划分,属于_________行为。
(2)具有尾自切能力的蜥蜴通常会在断尾处发生如下变化:断尾截面愈合→形成再生芽基→芽基细胞分裂及_________→产生新的_________、肌肉等组织→再生出新尾。
(3)为探究断尾对蜥蜴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若干只成体蜥蜴进行下表预处理。然后将每只实验个体放入一定长度的跑道一端,用毛刷轻轻敲打蜥蜴,使其跑完全程,记录停顿次数和最大可持续距离。实验分别在30℃和24℃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
组别 | 预处理方式 |
甲 | 进行断尾处理,移入30℃气候室适应24小时 |
乙 | A |
丙 | 不进行断尾处理,移入24℃气候室适应24小时 |
丁 | B |
①四组蜥蜴的雌雄比例应该____________。
②与甲形成对照的乙组预处理方式A为___________________,与丙形成对照的丁组预处理方式B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别比较甲乙组、丙丁组,实验结果为,断尾的蜥蜴停顿次数__________,最大可持续距离_____________。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比较__________两组实验还发现,温度对未断尾的蜥蜴运动能力也有一定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鹰的眼球结构与人眼相似。鹰作为“天空之王”,可以从几千米的高空以极快的速度俯冲而下精准地抓捕猎物。该过程中,鹰始终能看清猎物,起调节作用的主要结构是 ( )
A.睫状体和晶状体B.瞳孔和玻璃体
C.巩膜和视网膜D.脉络膜和视神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家兔牙齿的特征是( )
A. 具有发达的犬齿和臼齿,门齿退化
B. 门齿、犬齿和臼齿都很发达
C. 门齿和犬齿发达,臼齿消失
D. 门齿和臼齿发达,没有犬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