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大多数微生物是多细胞生物,少数是单细胞生物
B.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
C.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是细菌、真菌和病毒
D.根霉菌、青霉菌和曲霉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分析 微生物的种类有单细胞微生物、多细胞微生物和无细胸结构微生物.

解答 解:A、大多数微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如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藻、以及酵母菌、单细胞藻类等;少数微生物是多细胞生物,如各种霉菌和大型真菌等,此外,还有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如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A错误.
B、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的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个体微小,一般<0.1mm.构造简单,有单细胞的,如细菌;简单多细胞的,如霉菌;非细胞的,如病毒.进化地位低.B正确.
C、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C正确.
D、真菌常为丝状的有机体,根霉菌、青霉、曲霉都是由菌丝构成的.营养菌丝深入营养物质内吸收营养,直立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顶端产生孢子囊,孢子囊有不同的颜色如青霉的是青绿色,曲霉的有黑色、黄色、红色等.孢子囊内有大量的孢子,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D正确.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微生物的种类有单细胞微生物、多细胞微生物和无细胸结构微生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植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如图是某草原上部分生物之间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2)此图中的生产者是绿色植物.
(3)此图中含有3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绿色植物→兔→鹰.
(4)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5)该草原上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6)如果该草原被某种有毒物质污染,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导致图中鹰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会转的电风扇B.会奔跑的猫
C.会唱歌的华为手机D.能长大的石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我国的鱼类种数位居世界前列.下列属于鱼类的是(  )
A.鲍鱼B.鲫鱼C.带鱼D.鲨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有关青蛙培养过程的论文片断,阅读后探究下列问题
       在天气转暖,雄蛙高声鸣叫的春季,我们多次在沟渠或池塘旁观察雌雄蛙的抱对现象,后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又采集了一些蛙的受精卵,蛙的受精卵由胶质膜包裹着形成单独的小圆球,一个个小圆球再聚集成团,形成卵块,带回学校后,把这些受精卵放在盛有池塘水的玻璃缸中,在玻璃缸中又放些露出水面的石块和水草,玻璃缸放在向阳温暖的地方,这就是我们为蛙营造的新“家园”
(1)根据论文中的描述,如图所示A,B,C,D四图中,属于青蛙受精卵的是C.

(2)培养蛙卵时,要用池塘水而不用自来水的理由是自来水中含有氯,氯影响蝌蚪的发育.
(3)玻璃缸放在向阳温暖的目的是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蛙卵的发育.
(4)在缸内放些水草的目的是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溶解在水中有利于蝌蚪的呼吸.
(4)在玻璃缸内放置一些石块露出水面的作用是露出水面的石块为青蛙在陆地上生活提供环境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低碳行为,低碳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如图表示自然界部分碳循环的情况,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气中的碳主要通过途径①(填代码)进入植物体,然后再通过食物链在不同动物体内流动.
(2)进入生物体内的碳,一部分会通过途径②③返回大气中,因而随着食物链逐级传递下去的碳将会越来越少.所以图中所示的食物链中,甲占有的碳量最少.
(3)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中含有的碳可通过④所示途径继续参与碳循环,主要是因为扮演生态系统分解者角色的细菌和真菌,可将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进而再被植物吸收、利用、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海带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有“长寿菜”、“含碘冠军”的美誉,海带的生长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实验甲和实验乙),探究温度或二氧化碳对海带生长率(生长率是指实验前后,体内物质增加的比率)的影响,请分析实验甲(25℃时海带腐烂,生长率为负值)和实验乙的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海带是属于多细胞水生植物,整个身体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2)科研小组通过实验甲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海带的生长率有影响吗?该实验过程中,除改变水体温度外,其它因素如二氧化碳含量、光照强度等都应该保持一致,以保证实验控制单一变量;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最适宜海带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15℃℃.
(3)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对海带生长率的影响,实际上是对海带“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这一生理过程的影响.
(4)实验乙得出的数据表明:当环境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700ppm时,海带的生长率会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环境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700ppm时,海带的生长率会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减缓.
(5)综合上述两个实验,说明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环境影响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016年是世界第六个“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促发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
A.基因、染色体、细胞B.细胞、物种、生物圈
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