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动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蚯蚓体表分泌黏液,适于在土壤中生活
B.蝗虫的外骨骼适应陆地的生活环境
C.青蛙和乌龟水陆两栖,完全依靠肺呼吸
D.家鸽的前肢变成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的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肺由数目极多的__________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__________.吸气时,氧气透过肺泡壁和__________ 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__________进入肺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①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盖叶片的一部分
②把实验材料放在光下照射2~3小时
③把盆栽的天竺葵或其他绿色植物放于暗处2~ 3 d
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夜
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⑥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
A、③①②⑥⑤④ B、④③②⑤①⑥
C 、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的各种运动都是以一定的结构为基础。以下有关人体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所有的关节都是能够活动的 B.关节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
C.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D.肱二头肌属于肌肉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种子的萌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表是利用菜豆种子进行的五组实验,将100粒饱满而完整的菜豆种子随机分成5等份,分别放在底部铺有棉花的5个培养皿中,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数日并进行记录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组别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场所 | 光下 | 光下 | 光下 | 光下 | 黑暗处 |
温度 | 25 | 25 | 0 | 25 | 25 |
棉花干湿状态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水淹没种子 | 潮湿 |
种子发芽情况 | 19 | 0 | 0 | 0 | 18 |
(1)乙组实验中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照甲、丙两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照甲、戊两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装置中均有1-2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中,共有________组对照实验。丁、戊两组实验可以形成对照吗?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呼吸道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下列能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的结构有( )
①鼻毛 ②声带 ③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 ④鼻黏膜 ⑤会厌软骨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冬小麦作为北方人餐桌上的主食,深受人门喜爱.
(1)“白露至霜降”是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时节,“霜降”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可见, 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2)农业生产上,播种时通常选用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因为小麦种子的 内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保证小麦种子正常萌发所需.
(3)小麦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此过程种子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原因是 .
(4)来年开春麦苗返青后,为了促进麦苗快速生长,通常追施一次以含 的无机盐为主的肥料,以免造成苗小,分叶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
(5)5月下旬进入抽穗期,是冬小麦生长需水量最关键时期,水分主要通过小麦根尖的 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问答题
成都市政府明令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以保护环境。试分析说明:
(1)焚烧农作物秸秆的危害是?
(2)你认为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无害化处理农作物秸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血液流经某器官时血液成分往往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液流经肺氧气含量增多
B.血液流经小肠后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养料少的静脉血
C.血液流经肾脏后由含尿素少的动脉血变为含尿素多的静脉血
D.血液流经肾小球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