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生活在这里的桦尺蠖成虫的体色大多数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它们都喜欢栖息在树干上.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导致工厂大量排烟,使树干由浅灰色变为黑色,桦尺蠖也由浅色是常见类型逐渐变为深色是常见类型.
请认真分析并回答:
(1)桦尺蠖的个体发育过程与家蚕一样,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2)根据达尔文理论,桦尺蠖体色的变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桦尺蠖的两种体色由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遗传学上,将桦尺蠖体色的深色与浅色称为相对性状.
(4)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任意选取多对浅色桦尺蠖进行交配,其后代的体色总是浅色;
实验二:任意选取多对深色桦尺蠖进行交配,其后代的体色既有深色,又有浅色;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桦尺蠖体色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是深色.
请将实验二的遗传图解补充完整:

分析 (1)昆虫的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 解:(1)蛾、蝶、蝇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很明显,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2)桦尺蠖的个体之间存在间深色与浅色的变异,当树干由浅色变为深色时,具有浅色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敌害发现而被吃掉,具有深色变异的个体由于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并能繁殖后代,这样一代代的选择下去,桦尺蠖也由浅色是常见类型逐渐变为深色是常见类型,可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桦尺蠖体色的深色与浅色就属于相对性状.
(4)由实验一可知,浅色桦尺蠖控制体色的基因是纯合的,因为任意选取多对浅色胡椒进行交配,其后代的体色总是浅色,没有出现深色的个体;由实验二可知,胡椒蛾的深色是显性性状,浅色是隐性性状,并且实验所用的深色桦尺蠖的控制体色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为假设浅色是显性性状,则后代中不可能出现深色个体,假设实验所用的深色桦尺蠖的控制体色的基因组成是纯合的,则后代中就不会出现浅色的个体.
故答案为:(1)幼虫;蛹;
(2)自然选择;
(3)相对性状;
(4)深.

点评 此题考查了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昆虫的发育、相对性状、自然选择学说等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种子中的主要结构是胚乳.×(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每个人从生命的诞生到个体的发育,都与体内遗传物质的作用密切相关.请据图回答:

(1)在人的个体发育过程中,胚胎主要是在母体的子宫内生长发育.
(2)①中的染色体组成可以表示为22条+Y.
(3)已知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T)决定的.若上图中的父母都是双眼皮,儿子是单眼皮,则父亲的基因组成为Tt.
(4)男孩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遗精现象,这和体内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关.
(5)该男孩特别喜欢小动物,他养的小狗能帮助他取玩具、拖鞋,小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一次玩耍中不慎被小狗咬伤,到医院注射了狂犬疫苗,该药物的注射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图1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简图,其中a、b、c表示不同物质,d、e表示不同液体,Ⅰ、Ⅱ、Ⅲ为三种不同的血管.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人体吸气时,气体进入肺泡,物质b通过气体扩散(或扩散)(填生理过程)由肺泡进入血液,与红细胞结合.图中c浓度最高处是组织细胞.
(2)图中a是氨基酸,它是在消化道内被胃液、肠液、胰液(填消化液)分解的,后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a随血液在血管内只能沿一个方向流动的原因是静脉瓣、房室瓣和动脉瓣(缺一不可)(填结构)能防止血液倒流.
(3)图2表示液体e形成过程中尿素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纵轴代表尿素含量,横轴代表肾单位的组成结构,那么AB段表示的结构是肾小管,Ⅲ内血液与Ⅱ内相比显著的区别是Ⅲ内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升高了.
(4)医生在化验某人的液体e时,发现含有许多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由此判定此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填生理过程)发生了病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五水共治,治污为先”是我省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政策.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任意排放工业污水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D.医院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杭州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为主体的中国科学家几年前成功破译了水稻基因组信息.下列有关水稻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是由DNA分子构成的
B.水稻抗病、抗倒伏、高产优质等一系列可遗传的性状均由蛋白质决定
C.水稻、人类等生物体内的基因、DNA、染色体不可能发生变化
D.水稻基因实质上是水稻DNA分子上起遗传作用的一些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现代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生活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下面是四种人体反应,它们依次属于(  )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某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可导致严重发病
(3)某人感染某种细菌后,体内产生抗体向它进攻,并进攻心脏瓣膜
(4)细菌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抗体与之结合,使细菌聚集而失去活性
①正常免疫  ②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缺陷  ④过敏反应.
A.④②①③B.④③②①C.④②③①D.④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玉米叶的绿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A、a控制,绿色对白色为显性.为证明基因和环境对生物性状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做了一个实验:取1000粒饱满程度相似的玉米种子,先播种在黑暗处,待其萌发成幼苗后,观察并记录幼苗叶的颜色,然后再将其移至光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叶的颜色,统计数据如下表:
环境幼苗株数及颜色
绿色白色
黑暗01000
明亮9991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由暗处移至光下后,由白色变成蓝色的这999株幼苗可能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仍为白色的这一株幼苗的基因组成是aa.
(2)此实验用了1000粒种子,而不是只用了少数几粒,原因是避免偶然性.
(3)此探究实验的结论是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自古以来,就有“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说法.为了防止地震后出现疫情,在抢救安置工作告一段落后,地震救灾的重点转向了卫生防疫.见下图.请依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图A告诉我们,一旦确诊疫情,应马上按规定采取隔离、深埋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控制传染源.
(2)依图B可知,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图C告知:疫情一旦发生,对发生疫情的受威胁区要采取强制接种措施,提高疫病免疫率.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这种强制接种使人体对某种疾病具有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