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各类食品的贮存都要考虑其保存方法,食品保存的原理是(

A. 把食品密封就行了

B. 把食品煮熟、高温消毒就可以了

C. 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就可以了

D. 把食品放到冰箱内就可以了

【答案】B

【解析】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溶菌酶等。

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所以食品保存的原理是杀死或抑制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生物圈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他们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夏天在海水中游泳时,常会遇到水母、海蜇等腔肠动物,它们在身体结构等方面与淡水中的水螅相似,体现在身体呈____________

(2)雨后,有时可以见到蚯蚓爬到地面上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鹬蚌相争”中的鹬、蚌两种动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分别是____________;“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描写的是________ 的特征。

(4)爬行动物中,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是________

(5)“带鱼”“墨鱼”“甲鱼”“鲸鱼”“鲨鱼”“鲍鱼”“娃娃鱼”名称中都有“鱼”字。其中属于鱼的是____________。如果请你把上述动物分成两类,你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制作泡菜的关键是培养厌氧型的乳酸发酵菌,其方法是:

首先在冷水里放入一些花椒,适量的盐,然后把水烧开,水量占瓶容量的左右,盐比平时做菜稍微多放一点点,有一点咸味即止;待水完全冷却后,灌入瓶内,然后加一两高梁酒:放一个青椒进去,其他蔬菜如萝卜,卷心菜,把瓶口密封后,放置大约7-10天,在2-3天可仔细观察,看青椒周围是否形成气泡,哪怕一个气泡,就说明发酵正常;待青椒完全变黄后,再放2-3天,泡菜原汁就制成了。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

(1)这里采用了哪些抑制杂菌生长的措施? ___

(2)在发酵过程中密封瓶口的目的是什么?____

(3)2-3天后青椒周围出现气泡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

(4)在瓶中加入青椒或其他蔬菜的目的是什么?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杨是个爱动脑、爱动手的学生,课外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在他学习完“植物的生殖方式”以后,知道了种植马铃薯时,通常是将它的块茎切成几块,每块种薯上要保留一个芽眼,芽眼生出的幼芽生长发育成为一株马铃薯幼苗,没有带芽眼的马铃薯块茎则不能发芽.为了验证该知识,小杨同学设计进行了下面实验.请根据这一实验分析回答问题.

①两个盛有潮湿的、肥沃土壤的花盆,编号为甲、乙.

②将挑选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若干,分成两组,将有芽眼马铃薯块茎种在甲花盆内,将没有芽眼马铃薯块茎种在乙花盆内.将两花盆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1)小杨同学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他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每组中将马铃薯切成若干块而不是只有一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杨设置甲、乙两花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5)若甲组都发育成幼苗,乙组没有。则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某科研人员对A、B、C、D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单位:个)的调查统计结果,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推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

物种1

物种2

物种3

物种4

物种5

物种6

物种7

A

1

90

0

0

0

30

40

B

10

350

0

0

30

0

40

C

150

250

100

800

40

30

1

D

30

200

0

0

0

0

50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回答问题。

血吸虫体长仅十几毫米,身体前端有口吸盘和腹吸盘,它依靠吸盘吸附在人体肠壁的血管和肝脏的血管内,以吸血为生,能造成人的贫血等症状,甚至引起死亡。新中国成立以前,血吸虫病严重威胁着我国特别是南方水乡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开展了消灭血吸虫的群众爱国卫生运动,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一些地方就根治了血吸虫病。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是这样的:血吸虫卵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成幼虫——毛蚴。水中有一种软体动物钉螺,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包蚴,包蚴再发育成尾蚴,这属于幼虫阶段。随着幼虫的发育,它们的数量不断增加,一条毛蚴在钉螺体内可发育成几万至十几万条尾蚴!尾蚴从钉螺体内逸出来,密集在水面。当人到水田干活时,尾蚴接触到人的皮肤,就从皮肤侵入,随血液循环到达小肠和肝脏的血管,发育为成虫。

(1)血吸虫的成虫生活在____中,以____为生。血吸虫在动物分类上属于____动物,在营养方式上属于____,寄主有________

(2)请你设计三个方案,防止血吸虫的传播。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各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叙述中不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瑞雪兆丰年 B.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地衣分泌酸性物质使岩石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步骤和分析。

(1)实验设计。

①取四个_______相同的生态瓶(最小为1 000 mL),编号为A、B、C、D。

②向C、D两瓶中加入____的河泥(约1 cm厚),向四个瓶中加入等量的____ (约占瓶子容积的4/5)。

③向B、C、D瓶中放入 ___的水藻。

④再向四个瓶中放入____、形状____相近的小鱼各两条,并将四个瓶密封。

⑤把A、B、C三瓶置于阳光下,把D瓶放入____环境中。

⑥观察记录小鱼的存活情况。

(2)分析及预测。

①本实验中共有____组对照实验,分别是________

②A、B两瓶对比探究了____的作用,B、C两瓶对比探究了 ___的作用,C、D两瓶对比探究了___ 的作用。

③请你预测小鱼存活时间最长的是___ ,原因是__ ; 存活时间最短的是____,原因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前央视记者柴静的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呼吸共命运成为人们的公共话题.PM2.5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呼吸道对其几乎没有净化作用,直接进入肺.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雾霾会危害人体呼吸、循环等多种系统和器官

B. 减少雾霾提高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大规模植树造林

C. 咽喉炎、咳嗽、哮喘等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与PM2.5无关

D. 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