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什么说叶片表皮上的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答案】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奇妙的是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是能够调节的,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通常情况下,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气孔就慢慢张开,空气也就进入气孔,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当然,水分也就会通过气孔而散失。当夜幕降临时,叶片的生产活动就停止了,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随之而减弱
【解析】
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
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婴儿在母体内已开始了呼吸运动
B.人自出生后体内的血液才进行循环
C.婴儿的出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和发育的开始
D.男性与女性生殖器官的差异是区别人类性别的主要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的人笑起来,脸上有一个酒窝,很漂亮。人类的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现一对有酒窝的夫妇,生了两小孩,一个有酒窝,一个没有酒窝,你认为有酒窝的性状是
A.显性性状B.隐性性状C.两者都不是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冬去春来,随着气温的升高,买回来的猪肉容易变质,老师建议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让猪肉保鲜时间较长,多数同学提出将鲜肉放在冰箱就能延长保存时间。为了验证这一方法,其中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材料 | 环境温度 | 保存时间 | 现象 |
甲 | 鲜猪肉100g | 5℃ | 一天 | 鲜猪肉不变质 |
乙 | 鲜猪肉100g | 28℃ | 一天 | 鲜猪肉变质 |
(1)他们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2)甲、乙两组实验中所涉及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甲、乙两组鲜猪肉都采用100g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鲜猪肉变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病毒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只能生存于活的细胞中
C.结构简单,有成形的细胞核D.通过自我复制方式进行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维持生态平衡
C.帮助植物遗传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平时吃甘蔗时,食用的是甘蔗茎的部位。它在甘蔗植株的结构层次中属于_____。食用的过程中,首先要剥去甘蔗茎坚韧的皮,说明茎有_____组织;咀嚼甘蔗的茎时会有很多的甜汁,说明茎内有_____组织;咀嚼后剩下的渣滓中有很多_____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元宵节的灯谜大会上,有很多谜语是关于动物的,请你猜一猜并回答问题。
谜语1:一朵红花头上戴,一件锦衣身上盖,一到天亮把歌唱,一唱千门万户开。
谜语2:远望满地是芝麻,近看一群小黑马,不怕高山与陡坡,就怕热锅上面爬。——蚂蚁
谜语3:尖尖嘴巴圆眼睛,又像猫来又像鹰,白天藏在树林里,夜晚出来捕鼠勤。
谜语4:身体细长嘴有毒,草丛爬进又爬出,曲曲弯弯走得快,画它千万莫添足。——蛇
谜语5:我是蛙泳发明家,说起话来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腿,长大有腿没有尾。
(1)猜一猜,谜底为:1、_______;3、_______;5、_______。
(2)这五种动物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是____,属于爬行动物的是_____,1、3属于____动物。
(3)蚂蚁不会发声,它可以靠_______传递信息。蝗虫体表的外骨骼会限制其发育和长大,所以需要定期______。
(4)谜底5,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呼吸,成体用____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飞鸽传书”和“老马识途”是古代文人常用的词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飞鸽体内有许多气囊,能够暂时储存空气,利于呼吸
B.飞鸽的胸肌只附着在发达的胸骨上,利于飞行
C.老马体温恒定,具有胎生、哺乳的特性
D.“飞鸽传书”和“老马识途”都属于学习行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