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叶,欧洲产妇在医院分娩的死亡率比在家中分娩高很多.塞曼尔维斯偶然发现,一位医生在解剖尸体时划伤手指,不久就死亡,其症状与产妇死亡一样.他怀疑产妇尸体中有一种“尸体物质”,经医生的手或手术器械,会进入分娩产妇体内.经观察试验,了解到以下信息:
A.医院对手术器械不消毒,医生在手术和解剖尸体时不戴手套;
B.维也纳总医院的第一妇产科医生解剖尸体后常直接从解剖室去帮助产妇分娩,第二妇产科医生无需解剖尸体;
C.塞曼尔维斯要求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助产医生在进病房之前用氯水消毒液清洗双手,消毒前后医院产妇死亡率变化情况如下表:请回答:
维也纳总医院产妇死亡率(19世纪中叶) |
| 1848年前:在用氯水消毒之前 | 1848年:用氯水消毒之后 |
第二妇产科 | 200/10000 | 130/10000 |
第一妇产科 | 2000/10000 | 120/10000 |
(1)下列各项中,肯定不是塞曼尔维斯医生认为的“尸体物质”是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水
(2)根据上述材料,19世纪中叶欧洲产妇死亡率医院分娩高于家中分娩,其原因是
.
(3)针对上述现象,孙悟同学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这样一句话“氯水可以杀死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这句话正确吗?为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第一步:用标签纸分别写上组别、实验日期、编号(1号或2号),贴在培养皿的底面和上面培养皿的侧面.
第二步:在无菌操作台上,打开1号培养皿,将某根手指头的指腹不用氯水消毒直接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立刻盖上培养皿.
第三步:在无菌操作台上,打开2号培养皿,将同一根手指头的指腹用氯水消毒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立刻盖上培养皿.
第四步:用透明胶带将2套培养皿捆在一起放入恒温箱中培养.
第五步:观察2套培养皿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菌落的生长情况并记录.
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若1号培养皿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菌落数目明显比2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数目多,说明
.
②若1号培养皿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菌落数目明显比2号培养皿中的菌落数目少,说明
.
③若
,说明氯水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