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
A.秋末树木纷纷落叶B.缺氮时植株矮小
C.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相近D.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

分析 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主动的改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只有这样才能让生物得以生存,这就是适者生存,不失者被淘汰.

解答 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
A、秋末,树木纷纷落叶,是减少水分的蒸发,是适应环境;
B、植物可以从土壤深处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缺氮时植株矮小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C、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相近,是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D、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是对干旱环境适应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母鸡下蛋B.雨后春笋C.铁皮生锈D.葵花向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提示的是生物之间的(  )
A.捕食关系B.合作关系C.竞争关系D.寄生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它的范围包括(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上层、岩石圈
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使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  )
①选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呈雪A色的视野.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⑧→④→②→①D.③→②→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蚜虫培养在连续光照的条件下,所产生的个体大多没有翅,把蚜虫培养在明暗交替的条件下,所产生的个体大多有翅,影响蚜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是否形成翅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温度B.光照C.空气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人和各种动物是消费者,分解者包括土壤里的细菌、真菌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
A.生来就有的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有利于适应环境D.与遗传因素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如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编号 种子数 种子所处的外界条件(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且相同)
 A 5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20℃
 B 5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10℃
 C 50 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20℃
 D 50 培养皿中的水淹没种子20℃
(1)若需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A和C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
(2)如果用培养皿A(有空气)和D(无空气)进行对照实验,结果发现A组种子能正常萌发,D组种子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3)若要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和结果分析.
第一步: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滤纸,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取等量的两份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温度控制在20℃).
第二部:将一组培养皿置于明亮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结果分析:如果两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的结果基本相同,则说明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没有(填“没有”或“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