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观图可知:图1中a物质是氨基酸、b代表氧气、c代表二氧化碳、d表示原尿、e表示尿液、I表示入球小动脉、II表示出球小动脉、III表示肾静脉、图2表示液体e形成过程中尿素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纵轴代表尿素含量,横轴代表肾单位的组成结构,那么AB段表示的结是肾小管.据此解答.
解答 解:(1)当人体吸气时,气体进入肺泡,物质b氧气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由肺泡进入血液,与红细胞结合.在组织细胞内不断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是组织细胞.所以图中c浓度最高处是组织细胞;
(2)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所以图中a是氨基酸,它是在消化道内被胃液、肠液和胰液(填消化液)分解的,后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倒流;四肢的静脉内有静脉瓣,保证了血液由静脉流回心脏,故a氨基酸随血液在血管内只能沿一个方向流动的原因是静脉瓣、房室瓣和动脉瓣(填结构)能防止血液倒流;
(3)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所以当肾动脉血浆中的尿素随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又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原尿流经肾小管时,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尿素没有被吸收,所以,剩下的物质----尿液中尿素浓度会明显增高.此过程是在肾小管内完成的.图中纵轴代表尿素的含量的变化,AB段尿素的含量在不断增加,所以AB段表示肾小管.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Ⅲ内血液与Ⅱ内相比显著的区别是Ⅲ内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升高了;
(4)医生在化验某人的液体e时,发现含有许多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由此判定此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填生理过程)发生了病变.
故答案为:
(1)气体扩散(或扩散);组织细胞;
(2)氨基酸;胃液、肠液、胰液(缺一不可);静脉瓣、房室瓣和动脉瓣(缺一不可);
(3)肾小管;葡萄糖;
(4)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点评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的能力.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组别 | A | B | C |
蚕卵数(个) | 1000 | 1000 | 800 |
培养温度(℃) | 16℃ | 20℃ | 30℃ |
培养湿度(%) | 75% | 75% | 75% |
孵化出幼蚕 所需时间(天) | 10 | 9 | 8 |
孵化率(%) | 90% | 98% | 68% |
A. | 这个实验的变量是温度的不同 | |
B. | 这个实验存在的问题是蚕卵数不一样 | |
C. | 从实验结果来看,最适宜蚕卵孵化的温度是30℃ | |
D. |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出幼蚕的速度越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体的细胞都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 |
B. | 分布于动物和植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 |
C. | 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进行分裂时产生的新细胞所携带的遗传物质和原来的细胞一致 | |
D. |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比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三种细胞结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种群 | B. | 群落 | C. | 生态系统 | D. | 生物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先选择甲再选择乙观察,是因为甲的视野广 | |
B. | 要把甲转换成乙,先把镜筒调高 | |
C. | 转动转换器换成乙以后,视野变得更亮 | |
D. | 把甲转换成乙后,若看到的像模糊,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